影片票房“網上網下分布”一目了然
貓眼專業版V3.4此次新增的“每日票房網售占比”數據,是在中國電影專資辦的“網售占比”數據之上進行功能延伸,目的是幫助片方和發行方通過觀察自家影片網絡出票、影院出票占比情況,從而對影片宣發策略和執行動作做出實時調整。
如今通過線上購票的比例已超過83%,基本一部影片的平均網售占比都在60%以上,如果是粉絲向電影,網售比例甚至更高達90%以上,所以根據不同影片內容調性協調好互聯網發行和線下院線發行的比例也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一種發行策略。
例如影片《驢得水》的宣發策略就是偏重互聯網發行的比例,貓眼影業為該片制定了“先影響核心觀眾,再把核心觀眾的良好口碑向外圈層擴散”發行策略,并根據貓眼數據甄別出影迷用戶中的文藝青年、話劇愛好者這些常駐平臺的意見領袖,并邀請他們參加試映會、超前點映活動,為影片精準聚集了良好口碑。
事后證明,像《驢得水》這種有些實驗色彩的黑色荒誕喜劇片更適合高網售比的互聯網發行,試想一下,如果以常規發行進展,口碑能否精準聚攏?影院經理能否為實驗色彩買賬?
貓眼專業版V3.4將網售占比這種看似細節實則重要的數據提煉出來,為片方和發行方在宣傳發行環節制定精細化運營策略提供了關鍵數據參考。
另一方面,中國電影行業重磅法規《電影產業促進法》在3月1日開始實施,其中重要的一點是要加大對“票房作假”、“偷漏票房”等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
眾所周知,《葉問3》曾因票房注水引發電影行業集體眾怒,如果任由這一亂想發展,這種系統性的紊亂會透支中國電影市場健康發展,電影行業各方從業者也對治理票房注水現象呼聲漸高。貓眼專業版V3.4的“網售占比”功能,恰恰提供了一個鑒別是否票房注水的關鍵指標:如今線上化率已經超過83%,如果一部影片網售占比明顯低于網售占比平均水平,那就有必要看一看,這部影片在“線下”搞了哪些小動作了。貓眼專業版V3.4的“網售占比”指標恰恰可以為識別“票房作假”提供了一種可能。
貓眼文化CEO鄭志昊表示,“貓眼要做的是電影行業每個產業鏈環節的水、電、煤。僅做票務不足以代表企業真正的能力,具備服務全產業鏈的綜合能力,才能夠給電影行業帶來長久價值。”
如今的貓眼電影,已經從一個簡單的售票選座平臺,發展成為一個圍繞電影上中下游產業鏈各個環節提供互聯網產品和服務解決方案的“互聯網+電影”綜合平臺。包括貓眼專業版在內,貓眼電影已經擁有貫穿電影產業上下游完整的商業產品矩陣,市場份額穩定超過40%(數據截至2017年2月),而且從2016年6月份就開始實現月度連續盈利。
貓眼專業版作為貓眼電影鏈接產業生態、提供綜合服務的重磅產品之一,在2015年推出以來,不斷創新,陸續推出了秒級實時票房、人工智能票房預測、行業信息資源對接平臺“找合作”等功能,均為業內首創,產生了較大行業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