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不要丟下我》:用電影傳達這個社會的悲劇
3月17日,電影《爸爸不要丟下我》在愛奇藝獨家播出。該片由北京亞寰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投資并與樂羊網聯合出品。在中國兒童現實題材影片顯得枯疏冷落的時節,《爸爸不要丟下我》破土而出,以獨特的視角闡述一段留守兒童苦尋農民工父親的故事,情節曲折感人,催人淚下。
一直關注弱勢兒童群體、致力于教育公益事業的樂羊網CEO李業濤、總導演馬克等主創團隊,力圖通過這部電影打造社會底層人群當前真實的生存狀態,用電影的手法呈現對社會現實的凝重沉思。這是一個有關“尋找”的故事,也是有關我們心靈深處的一份惻隱之心和人文關照。
□ 顧玉雪
“一個真實的故事”與 樂羊網的情懷
任何有鄉土經驗的人,大概都會為這樣的的鄉野景象所震撼:佝僂在屋前或田間的老人,嬉戲于田野卻眼神孤獨茫然的兒童,遠在城市背負起全家牽掛的青壯年農民工大軍。這是中國社會轉型期特有的鄉村圖景,電影《爸爸不要丟下我》將鏡頭對準了這樣一個我們陌生而又熟悉的人群。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編劇之一李舒華回憶,《爸爸不要丟下我》劇本醞釀于多年前,上世紀七十年代,李舒華公公的一個朋友將自己智障的孩子遺棄在鄉野之間。那個年代相對落后的醫療條件和社會保障成為“遺棄親生兒子”的背景,但作為一個父親,他的后半生在內疚中度過。
讓李舒華一直揮之不去的是,這個孩子的命運如何?遇到了怎樣的悲歡離合?這個故事在她心中糾結多年,終于在2015年一氣呵成寫成了劇本,尋找電影合作方的過程中,她遇到了被故事深深感染的樂羊網CEO李業濤和導演馬克。
“我們用15分鐘就拍板決定投資這部電影。”李業濤回憶起當時看到劇本的震撼,仍然唏噓,“中國太缺乏關注留守兒童的現實題材,我們生活在一個泛娛樂時代,很少有影視公司會投資這樣題材的電影。”
“可能和我自身的成長經歷有關吧,對于貧困地區的孩子格外關注一些。”作為一名80后創業黑馬,李業濤的樂羊網多年來一直關注0—14歲兒童,在致力于面向偏遠貧困地區學校的捐書支教等公益活動中,他更為深切地接觸到了農民工子女、留守兒童這一群體,也正因為此,讓他和同樣出身鄉村的導演馬克“不謀而合”,要做這樣一部與娛樂和商業無關、與情懷和使命感有關的電影。
《爸爸不要丟下我》劇本講述的是一個12歲啞巴男孩淮海的苦難人生,游手好閑的父親因好賭欠下巨額債務,為躲債出外打工后便渺無音訊,母親隨后在一次地震中為了保護他而去世,在震中失去了一只胳臂的淮海成了留守“孤兒”,幸得好心的老村長給他湊了些路費,淮海開始踏上尋找自己唯一親人的漫漫之路。
當聰慧、懂事且又善良的淮海在一個城市的建筑工地找到父親的時候,卻再次被父親(淮新)當作累贅而遺棄在工地上,自己“逃之夭夭”。孤苦無依瑨小淮海一次又一次被包工頭驅趕,其間飽含辛酸……后來,在包工頭的情人、發廊女老板李敏的感召下,包工頭人性有所轉變,決定收留小淮海,他的苦楚命運會因此得以改變嗎?
在中國兒童現實題材影片顯得枯疏冷落的時節,《爸爸不要丟下我》破土而出,用電影的手法呈現了對社會現實的凝重沉思和對留守兒童這一群體的深切關懷。
“這是一個社會現實題材的故事,探討的是人性的復雜”,主創團隊更希望這部電影成為一把直抵現實的利劍,“喚起社會的責任感”。
“書籍和知識真的是改變命運的東西。未來,樂羊的主要受眾對象還將是孩子這個群體,但關注視角和范圍更寬一些。我們期待通過樂羊的定期直接圖書捐助,讓更多的孩子能夠看到好書。通過樂羊投資的這部電影,喚起更多人對于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群體的關注。”李業濤說。
▲電影《爸爸不要丟下我》劇照。
▲電影主創接受媒體專訪。
▲出品人、樂羊網CEO李業濤。
捧給時代的人文關照
留守兒童是城市化進程的產物,伴隨著數量龐大的流動人口的不斷增長,最新數據顯示,留守兒童人數已經達到近七千萬人。如同這片空蕩蕩鄉村的一群無辜的游魚,他們被生下來,就只能自己活著。《爸爸不要丟下我》有關“尋找”,也是有關我們心靈深處的一份惻隱之心和人文關照,盡管它常被現實遮蔽。
導演馬克在劇本改編過程中,為《爸爸不要離開我》增添了農民工角色和發廊女老板李敏兩個人物。作為底層社會的邊緣人群,“讓孩子在外面流離失所,你就不怕他有個三長兩短?”李敏這種發自人類本真的善良改變了市儈冷漠的包工頭,也成為小淮海生命中的一抹溫暖與亮色。
而小淮海父親的復雜人性呈現出的不僅是某個家庭、某個地區的問題,也是社會轉型時期種種體制不完善、保障缺失所隱藏的糾結。電影產業化兇猛挺進的今天,娛樂至死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悲劇越來越少,雷劇充斥熒屏,然而生活并不缺少悲劇,缺少的是對現實的關照。而《爸爸不要離開我》凸顯出的正是電影人失落已久的社會責任。
在時代發生急劇變遷的轉型期,人類的文化遺產常常只用百分之一的價值押在當鋪,只為了換取現實的一小塊銅板。為了一小塊銅板,那些鄉村打工者甚至抵押上了自己的后代。而電影《爸爸不要離開我》似乎更致力于還原生活的常態,讓觀眾感受到“留守孩子”現象那種龐大、日常,那種普遍的痛以至麻木。全劇沒有明星大腕,對白都是最質樸的方言,更接地氣的同時,也為影片營造出更加有代入感、“出人意料好”的氛圍和觀影體驗。
▲總導演馬克在電影拍攝現場。
▲電影中的農民工群體。
在影片結尾,農民工淮海最終重新接納了自己的兒子,在擠了很多提著行李卷的民工們的工棚外,他告訴劉工長,自己的名字叫做“展新”,“發展的展,新舊的新”。此時,他身邊18歲的小淮海沖著劉工長開心地笑著,笑臉迎著劉工長,迎著懸轉的高樓,迎著太陽,迎著整個天空。
無疑,這是一個溫暖的結局。導演馬克帶給觀眾的感動,是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品所須具備的藝術魅力。只有具備了這樣的藝術魅力,其傳播功能才能得以實現。但是,這絕不是最終目的。電影將要面對一個消費性的社會,面對另一個赤裸裸的真實,那就是消費性的市場。
在這個時代,一切都可以并已經轉化為消費,包括苦難、真情、眼淚都是可以花錢買到的。但《爸爸不要丟下我》捧給“留守孩子”的善意或能換來我們內心被翻轉的硬幣的背面,畢竟,在這個時代,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爸爸不要丟下我》全體主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