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嚴韻柔
去年參與了50多部網大,今年的目標是超100部;
網大投資出品、宣傳發行、廣告營銷業務各占三分之一,投資的項目大部分要求主投主控,且多為數百萬成本的項目;
拉來院線電影制片廠,把網大搬上大熒幕;
這是映美傳媒的打法。這讓它在網大紅海中,依舊能保持20%-30%的平均年盈利,并且在1年多的時間里完成3輪融資,上市公司“二三四五”董事長龐升東、君聯資本等都是其股東。
創始人吳延說,映美傳媒的策略就是“小步快跑”,制定方向、迅速尋找投資方、引入更多資源,共同達成目標。
網大數量逐年激增,還能成功融資的公司已經不多了。映美傳媒之所以還能走得如此穩健,獨特的運營模式也很重要:從較輕的營銷、發行業務切入,從商業的角度把握項目,再慢慢培養自己的原創、制作力量。
投資+宣發,
全年作品50部還能盈利30%
2016年,映美傳媒共參與了50多個網絡大電影的項目,其中,作為投資方出品的作品有26部,推出了《獵靈師之鎮魂石》、《分手別把鍋帶走》、《站住!別跑!》、《不良女警》等爆款作品,而且都有不錯的盈利。
以《獵靈師之鎮魂石》為例,吳延透露,這部作品的總成為600萬,但因公司一早就開始“囤IP”,所以這部作品的版權購買價格才幾十萬。
更重要的是,由于這是映美傳媒與樂視合作的項目,所以樂視視頻給映美傳媒開出了3.8元的分賬價格,分賬期長達兩年。此外,在作品上線的前三天,樂視采用了“全覆蓋”的形式對作品做推廣,有效導入流量。吳延說,《獵靈師》上映3天后就收回成本。
此外,愛奇藝獨播的《分手別把鍋帶走》,上線56個小時票房就突破200萬,連續三天付費轉化率突破10%。
吳延表示,映美傳媒去年投資出品的網絡大電影,平均下來能有20%-30%的盈利水平。
今年,映美傳媒還將延續“精品網大”的思路,并且要做廣告營銷“規模化”,今年要參與到一百多部作品中。
一百多部,意味著大概每3天就要接一個新項目,映美傳媒要怎么完成這個高強度的KPI?
吳延給出的答案是,多業務類型并行,投資出品的項目三分之一,宣傳發行的占三分之一,廣告營銷的占三分之一。
在投資、制作業務上,映美傳媒采用的是制片人制的模式,公司的制片人負責把控項目、碼盤子,然后會聯合外部團隊完成作品制作。
遇到頭部項目,映美傳媒會尋求主導角色,投資比例會在50%左右。這也是為什么映美傳媒一年多的時間要做3輪融資的原因,在市場行情比較好的環境下,先做好資金儲備。
而在宣傳、發行業務上,映美傳媒則顯得更駕輕就熟。吳延說,映美的核心團隊都有豐富的視頻網站從業經驗,目前公司團隊的大部分也集中在網大宣發業務上。“這個就是經驗的優勢,就是壁壘”。
吳延歷任優酷營銷總監、愛奇藝高級營銷總監,他認為做好這樣的工作,必須要“對一部劇、一部電影,它的宣發、廣告營銷,整個底層的邏輯,有非常扎實的理解。”
映美由此形成一套比較清晰的方法論,比如對于網大營銷的“效果邏輯”和“品牌邏輯”。
映美傳媒創始人吳延
“效果邏輯”適用于單部網大作品,對于它來說,觀影付費是最重要的目標,因此,在選擇發行渠道、上映檔期、宣傳渠道上主打的是“精準”,追求的是轉化率更高。比如,作品目標觀眾是小鎮青年,就要盡量往節假日排,因為他們既有時間,又很有可能不會出門旅游;如果題材是青春、校園的類型,則需要和校園BBS、學生常用的APP合作推廣;如果是女性題材,可以與美妝博主、電商等合作……
而“品牌邏輯”則適用于很可能要開發系列作品、“番外篇”作品,或者延伸至網絡劇、院線電影等其他形式的項目。這個時候,可以與一些大眾化的品牌,比如蒙牛、中信銀行等品牌做聯合推廣,讓作品在廣泛的觀眾前曝光。
另外,對視頻網站業務的熟悉,讓映美傳媒知道視頻網站“要什么”,比如,在一段時間內,某種題材、類型的作品非常多,視頻網站在采購時就更加嚴格,這時候投資同類作品就要謹慎;而某些類型的作品非常稀缺,視頻平臺因為要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保證流量最大化,稀缺題材作品會更暢銷,這就是內容制作方的機會……
營銷出身,從商業的角度判斷內容,然后通過投資、合作慢慢積累出品、制作能力,這是映美傳媒的成長路徑。
和萬達合作做大電影,
“主要是學習,不賠本就可以了”
做院線電影,幾乎是每個網大公司的理想。而映美傳媒的這個理想馬上就要實現了。
今年暑期檔,有一部叫《兄弟別鬧》的電影上映,總成本5000萬,主投資方是萬達影業,嘻哈包袱鋪制作,映美傳媒跟投。在電影上映之前,映美傳媒會先推出一部同名網絡劇,之后還會再推出網大。
吳延介紹,網絡劇和電影是同時進行的兩個項目,映美傳媒主要負責網劇的運營,而在電影方面主要是“學習”,“如果從生意的角度上考慮,只要不賠錢就可以了”,吳延笑說。
對于映美傳媒來說,能與萬達影業合作,參與到院線電影的制片流程中,是非常寶貴的經驗。同時,吳延認為,映美傳媒先推出的網劇版面,也能給電影一個“小成本試錯”的機會。
他認為,相比于電影,網劇制作周期短、投入少,而且通過網友的彈幕、評價等方式,能夠得到觀眾的反饋,從而驗證作品的題材、創意是否符合觀眾口味。“網絡環境就像一塊試驗田,如果網劇受歡迎,那在電影觀眾里頭也應該是受歡迎的,因為他們都是非常年輕化的人群。”
最理想的狀態是,故事先在網絡版中火起來,成為IP的可能性更高,那么電影版在營銷宣發上相當于有了預熱,也能爭取到更好的排片;而如果事實正好相反,網絡版的表現不好,那么電影版則在網絡版基礎上,通過修改定剪版本等方式,盡可能調整。
雖然該電影的制作還是以萬達影業為主,但是吳延表示,映美團隊也會在其中發揮自己的作用,比如在劇本創作階段,會提供一些網絡上深受喜愛的元素,比如說,類似“我可能吃了一個假飯”體十分流行,這也能運用到電影中成為喜劇元素。
此外,在網大制作發行中,積累的大量數據,也能為電影提供參考。比如網大的流失率,有多少人看了3分鐘之后就退出視頻,有多少人看到了6分鐘、半小時、看完整部等,流失規律也能為故事的鋪陳和節奏提供借鑒。
“小步快跑”式融資,
預期網大還在“第一個五年”
2015年10月31日,剛成立不久的映美傳媒宣布完成數百萬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天使投資人、上市公司“二三四五”董事長龐升東。
自此,在至今不到一年半的時間里,映美傳媒已經走完了第三輪融資,最新的一次是發生在今年的1月,由君聯資本、北廣文資歌華基金投資的數千萬A+輪融資。
君聯資本董事邵振興曾對小娛表示,君聯資本看好年輕化的內容消費,同時,網絡付費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大,是保證網生內容市場前景的有力依據,因此,君聯資本也頻頻在這些方面布局。
“小步快跑”是吳延提出的融資策略,在網大作品數量、票房還在猛增,市場環境依然向好,但是,競爭也在加劇,紅海已經形成的情況下,及時獲得資金補充,是支撐網大公司解決“生存”問題,并迅速投入下一輪競爭的關鍵。
根據《品途商業評論》整理的來自藝恩、骨朵、愛奇藝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今的3年時間內,網絡大電影的數量從不足500部,發展到超過2500部,陡增5倍。
在網大票房方面,根據愛奇藝統計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16年,不管是前20名的“頭部網大”,還是縱觀整個網大市場規模,都有了超30倍的增長。
吳延認為,未來,網大的市場還會繼續增長,這也是映美傳媒制定投資、預算方案的重要標準。
“今天某單一視頻網站的付費用戶也不過幾千萬,但是它的總用戶數達到了好幾億,就是說,付費用戶的比例占到10%都沒有,在這里頭,它哪怕把這個比例翻到50%,那么推導到網絡票房上,也能有5倍增長,這就足夠讓一部網大的票房從2000萬變成一個億了。而當收入能到1億的時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的成本能提到3000萬,甚至6000萬?”
這樣解釋了映美傳媒堅持做“精品網大”的想法。跟院線電影市場類似,網絡電影市場也遵從二八定律。只有頭部內容才能真正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