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學院被譽為“民族音樂家的搖籃”、“民族音樂殿堂”。2月16日,這所音樂教育高等學府的掌門人、著名作曲家王黎光接受人民網專訪時卻對中國音樂教育和創作的個別現狀表示了深深的憂慮,“相比西洋器樂作品,中國器樂作品太少,又有一些不能深入民心。”但他對未來則滿懷憧憬,“洋為中用,古為今用,中國音樂學院有能力傳承和發揚好中國音樂文化。”
大學的尊嚴不是大學校長的尊嚴
“我用十二年成為電視人,再用十二年成為電影人,葉落總要歸根,最后的職業回歸了音樂藝術老本行兒。人生就是這樣,不可能一次就業定終身,每一次從業都是為下一次從業打基礎。在我們藝術行業來說,算是‘人生采風’吧。過去的二十四年中,我把音樂創作始終放在首位,這是我的看家本事。”2015年年末,王黎光調任中國音樂學院院長。“這次雖然回到了音樂藝術的本行,但是我絕大部分的時間必須撲在學院管理事務上,創作要暫時放一放了。”在北京電視臺新聞中心和北京電影學院工作的24年漫長歲月中,王黎光抽出時間創作了一批受到觀眾喜愛的音樂作品,其中就有電影《集結號》《唐山大地震》、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京華煙云》《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等音樂作品,主題歌《天地之間有桿秤》《發現》也廣為流傳。他將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金雞獎等獎項一一收入囊中。
有不少人認為,藝術院校只要有專家出任校長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王黎光說,這種看法有些片面,校長首先要是專家學者,其次還要精通藝術教育管理,這個“其次”在某種意義上更為重要。“如果僅僅靠一個專業或某一個學科出類拔萃而其他學科不發展,甚至還倒退的話,這樣的大學就不能稱其為大學,充其量也就是個二級學院或系。中國音樂學院正處在重要的發展時期,面對全球藝術院校辦學競爭激烈,誰的文化底蘊深厚誰贏,誰的教學管理科學并適應當代藝術教育發展規律誰贏。藝術可以追求個性,管理則恰恰相反。顯然,我要面對的是如何解決大學管理和獨特的中國音樂藝術教育體系建立的問題。”
談及音樂教育的前景,王黎光認為,教育規律是應該關注的大課題,在對教育前景充滿信心的同時也不能忽視這些重要問題——大學是學術的載體還是人的載體?大學和人的關系該如何處理好?“大學的品味,不能由校長個人的嗜好左右,大學的品質不能因校長個人的虛張來衡量。個人的嗜好凌駕于大學之上的結果就是學科偏、學術腐,個人的虛張凌駕于大學之上的后果就是信仰無、眾人欺。一個沒有品位和品質的大學是沒有尊嚴的,而大學的尊嚴不是大學校長的尊嚴,是學術的尊嚴,科學的尊嚴。不用暢想太長久的目標,解決好當下這一現象就足以看到今后的教育前景了。”
希望中國器樂作品不再面臨《二泉映月》的尷尬
比起古箏竹笛等民族樂器,一些家長更愿意讓孩子從小學習鋼琴長笛等西洋樂器。王黎光覺得,“以洋為美”、“唯洋是從”的意識在一些人的腦子里依然存在。“以我個人的看法,不是西洋器樂比我們中國器樂更有魅力的問題,是中國器樂作品太少,在本來就不多的作品中,又有一些不能深入民心的問題。就拿小提琴和二胡做比較吧,小提琴的作品從18世紀古典樂派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到浪漫樂派舒伯特、門德爾松、舒曼,再到民族樂派的柴可夫斯基、西貝柳斯、德沃夏克等,風格廣泛、題材豐富,令人百聽不厭,也沒有哪個人能在有生之年演奏完這些音樂大師的全部作品;而二胡的情況就略有不足,從附中到大學,再到研究生一直演奏《二泉映月》的尷尬讓我們有一段時間不得不面對,雖然不能說是普遍現象,但也確有此情此景。當然,這僅僅是一個方面,找到問題所在并予以解決才是克服問題的根本。”王黎光言語間透著無奈。
中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這兩所音樂教育的高等學府的校名只有一字之差。“我常常聽到民間有這樣的說法:中央音樂學院就是鋼琴小提琴大提琴,中國音樂學院就是琵琶古箏二胡等,其潛意識中無非就是一個‘洋’一個‘土’。”王黎光說,其實這兩所學院的學科建設都是全面的,包含中西文化的音樂理論、音樂創作、器樂及聲樂藝術表演。兩所音樂院校不同之處是中國音樂學院的教學體系不是復制別人的,是在多年的教學積累中獨立自主形成的,中國音樂學院更注重將西方音樂文化中的精華,吸取并落實到中國文化的本真當中,洋為中用,以鋼琴小提琴大提琴教育為手段來詮釋中國音樂,實現中國音樂文化繼承和發揚的偉大目標。
使中國精神成為未來中國藝術家的內核
王黎光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巨大的文化力量和文化自信,這種力量和自信無法從抄襲和復制中得來,只能從繼承和創新中崛起。中國音樂人才的培養首先需要從根本上加強對音樂教育、音樂創作和傳統文化的學習及研究著手,高度保持對傳統文化的深度認同。”他思索著并將付諸行動。他告訴記者,中國音樂學院正在規劃音樂專業和國學通識協同互動式教育的課程設置,旨在使中國精神成為未來中國藝術家的內核。
在王黎光看來,音樂教育要技術層面和創作新作品一起抓,同時還要提高國學課程并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認同度,培養學生對音樂藝術和中華民族的溫情和敬意。當學生自豪“只有黃河、長江流過的大中華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國家”時,他們自然就會創作和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的優秀作品。“中國音樂學院未來的音樂教育中,將面向全國乃至全世界招收音樂藝術的學子,大家一定會看到更多的人學習中國器樂、中國聲樂、中國音樂學,也一定會看到更多的人學習西洋樂器的最終目的是演奏美妙的中國樂曲。”王黎光對未來滿懷憧憬。
放棄人文修養的藝人絕不可能成為藝術家
教育部規定,學生報考本科層次藝術類專業,文化成績只需要達到當地二本線的65%。對于想要報考音樂類專業的孩子,王黎光直言這個標準定得低了。“不可否認,我們身邊存在著這樣的認識:孩子學習不好,家長無奈地說那就考藝術類專業吧。這樣的偏見,與部分藝術教育者重技巧輕人文的教學理念分不開,根源上是浮躁功利的社會思潮。多年來,成名成星的部分藝人暴露出學識修養不夠,道德品質不高,但卻不妨礙他們活躍在媒體上,接受粉絲崇拜等現象也起了誤導作用。我認為,文藝的健康發展要求文藝工作者文化素養不僅不能低,而且要比自然科學類工作者的要求更高,想學好藝術必須有相當深厚的文化底蘊。因為文化和藝術從來都是不可分割的,各類藝術形式的專業技術問題,四年大學足夠解決的了,‘功在詩外’的藝術修養需要終身修煉才能達到,如果學習之初就放棄了人文修養,走到頭也就是個藝人而已,絕不可能成為藝術家。”
在人類文明進階的過程中,音樂藝術早已演變為一種高尚的精神追求。王黎光對于音樂的魅力有著獨特的感悟。“如果說‘音樂是心靈的教堂,它凈化人生并使我們脫離低級趣味’,這絕不是簡單的技術炫耀能夠達到的,而是因為音樂藝術從自然中來、從生活中來、從蕓蕓眾生的豐富感悟中來,它多層次的人文蘊藏調動了聽眾的全部感官,引起聽眾的深層思考,使得人文情懷和聽眾之間的碰撞產生了生命的共鳴。我提出‘承國學、揚國韻、育國器、強國音’的辦學理念,就是要將培育學子的人文素養提高到了檢閱辦學成果的最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