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這幾天的朋友圈和微博熱門話題,已經被“囧途”系列的最新作品《港囧》以迅雷不及掩耳響叮當之勢刷屏了。自上映以來,《港囧》票房勢如破竹,上映前三天連續破兩億的成績打破了所有能打破的華語電影票房紀錄,擊敗《碟中諜5》《小黃人大眼萌》等強敵,橫掃中秋檔。
截至昨日,《港囧》票房已達8.45億元,照此勢頭,《港囧》有望沖擊15億,甚至是20億元的票房數字。而且要知道,《港囧》可是部2D電影啊!毫無疑問,徐崢將憑借《港囧》繼續穩坐內地市場2D電影的票房王者的寶座。
“港片梗”串燒全片 情懷引發集體回憶
作為這樣一部票房巨無霸,《港囧》在影片內容上自然是獲得了觀眾的認可。不難發現,這幾天討論的熱點都集中在了香港元素這一點上。各種整理專題、策劃層出不窮:張國榮、陳百強、張學友的粵語金曲、對周星馳、周潤發、成龍等人的經典橋段致敬,乃至王晶、李璨琛、苑瓊丹等港星的客串,以及徐來和楊伊在大學時代定情的《秋天的童話》、《阿飛正傳》、《玻璃之城》等電影海報……這一切香港元素都勾起了70、80后的集體回憶。
無論有多少人唱衰香港電影,大談特談“港片已死論”。這么多年來,香港電影情結依然能感動無數內地觀眾,年初稱雄賀歲檔的《澳門風云2》便是一個成功的例子,當劉德華扮演的刀仔在片尾彩蛋出現時,內地觀眾無一不驚呼起來。而徐崢這次來到了香港的囧途,更是全方位串燒“港片梗”,三分鐘一個小致敬,五分鐘一個大致敬,里面的港片元素是琳瑯滿目。但其實,這一切展現的不僅僅是屬于香港電影的情結,更是直接擊中了許多觀眾心目中的“當年情”。
徐崢“任性”發揮作者性 中年危機主題褒貶不一
除了最引人注目的香港元素之外,《港囧》中另一大特點,也是徐崢想要探討的真正主題,就是對中年危機這一命題的深入挖掘。徐崢在《泰囧》中時就說過想要談一談中年危機,只不過因時機不成熟而放棄了。由于《泰囧》的成功,徐崢終于可以“任性”一回,以犧牲一部分笑點為前提,來發揮自己的作者情結。
不過關于中年危機的主題的部分,也并非招致了一面倒的好評,也有觀眾認為這一部分的內容比較生硬,徐來內心對楊伊的感情、家庭的壓力這些線索挖掘的不夠說服力,導致影片關于中年危機的表達未能達到預期,并且也影響了電影的“笑果”,畢竟作為一部喜劇片,大多數觀眾對于《港囧》的預期就能逗人笑就可以了。
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也正說明了徐崢并沒有躺在《泰囧》的成功上不思進取,不單單只想要復制另一個《泰囧》出來.他只是在使用主流價值觀這個工具,來觸動觀眾,想要在喜劇這個功能之外,讓觀眾收獲更多觸及靈魂深處的東西,這也是電影這門藝術更深層次的必然追求。
植入廣告過多引爭議 仍有不少可取之處
相比于香港元素的一致好評,中年危機的有褒有貶,那《港囧》中的植入廣告遭遇到的爭議毫無疑問是最激烈的。影片中的植入廣告過多過密,已經對影片本身主題的表達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損害。例如出現的十分突兀的某生活服務類網站、某飲料品牌、某手機地圖等,其植入方式和植入時機都并不十分貼合當時的劇情,結果只能造成觀眾的反感,進而導致影響影片整體評價。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港囧》之中還是有一些值得肯定的植入,例如某知名環保水漆品牌,仔細鑒別才會發現其植入貫穿全劇,卻又完全融入了劇情,沒有對觀眾造成任何“出戲”之感,反而給影片增“色”不少:在最后高潮戲時從天空潑灑而下的色彩繽紛的漆料,灑在安全氣墊上形成了類似楊伊畫為徐來創作的作品圖案,既貼合了影片的主題,為影片增添了不小的視覺沖擊力,也體現了其水漆產品的無毒環保性,可謂一次十分巧妙的植入。
不過不論怎樣商業廣告植入的效果如何,觀眾是否會買賬,徐崢和他的《港囧》都已經賺了個盆滿缽滿,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港囧》取得了一個何種意義上的商業成功。
在《九層妖塔》和《解救吾先生》等勁敵上映之前,《港囧》依舊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可以大肆吸金。尤其在社交網絡中,《港囧》聲勢如此浩大的情況下,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國慶長假中,《港囧》將依舊領跑整個市場,為“囧途”系列這個金子招牌再添一層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