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看《大圣歸來》了嗎?”成了今夏最火的一句問候語。這個夏天,《大圣歸來》創造了國產動漫電影的奇跡。
這個奇跡包括:上映3天票房過億,上映15天打破中國動畫電影史上的票房紀錄等。而奇跡的背后則是89個人眾籌780萬元資金的投入。
電影的成功也給投資人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大圣歸來》的出品人路偉在接受央視采訪時介紹,“89位投資人一共可以分得利潤的10%,按照目前逼近10億的票房,減去制作、發行費用等成本,這個數額將超過3000萬,回報率達到400%以上。”
那么,影視眾籌能否成為普遍的理財方式“飛入尋常百姓家”,普通人的影視眾籌夢靠譜嗎?
央視在《影視眾籌》系列報道中引用了眾籌網的數據,數據稱,影視類項目在該平臺上籌資成功率一般在36%左右。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在某種程度上眾籌失敗也算是一種成功。眾籌網營銷總經理溫漢卿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項目在眾籌上沒人買單,這時候可以及時調整創意方向,不斷通過眾籌來市場驗證,有效避免資源浪費,更有利于創意產業成功。”
隨著眾籌概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校園作品和獨立微電影開始選擇眾籌來實現自己的奇思妙想。為此,央視采訪了曾在眾籌網上發起影視眾籌并獲得成功的中央戲劇學院導演專業2015屆的畢業生劉博文。
劉博文在眾籌網發起的影視眾籌項目
劉博文的畢業劇本在校內的選拔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學校4萬元的資助,但是想要拍出理想的效果,還是遠遠不夠。每次都向父母伸手要錢的他,這次想到了眾籌。
一般的學生作品眾籌目標大多只有幾千塊,劉博文把募集金額定在了3萬,令他意外的是,不到一個月就眾籌成功了,而且還超募了1%。
“出去拿劇本拉投資或者拉贊助的話,很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是能不能這里面做個植入,那里面改個劇本。往往會把我們最想表達的東西變質了。但眾籌的話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大家首先是看你的點子,然后看你這個團隊的制作程度,然后大家盡自己的微薄之力,我覺得這個特別好。”劉博文表示。
清科研究中心行業分析師朱偉龍對央視記者表示,“投資人如果想進入這個行業,第一、在甄別平臺上要選專業的權威的平臺。在專業權威的平臺第一可以保證眾籌的合法合規性,第二一般都會有明確規范的項目審核制度,有效保障投資人權益;第二、要對項目信息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包括經營狀況,產品,股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