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圈和影視圈,又一次發生了思維碰撞。
5月18日,在北京世貿天階旁的騰訊匯,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和李少紅、方勵、汪海林等多位影視圈大佬進行了一次沙龍,探討IP改編熱。
沙龍的開場并不和諧,空氣中甚至彌漫著一些火藥味,“我反對”“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成為當天沙龍除去“IP”外的高頻詞匯。
眾所周知,騰訊互娛正在把旗下的《擇天記》《尸兄》《QQ飛車》等多個IP改編成影視作品,這些IP分別來自騰訊文學、游戲、動漫,騰訊甚至希望一個IP能在多領域共生,從而建立一個泛娛樂的新生態。
在娛樂資本論看來,盡管當下的影視圈,“IP”這個詞變得像“互聯網思維”一樣,似乎越來越不受待見,但IP運營已日益成為業內共識,同一個熱門題材,將在電影、網絡劇、游戲、文學等領域處處開花。
不管你承認無否,泛娛樂已成為中國娛樂產業的一個大趨勢。
【反對派】
方勵、汪海林:IP跟賣東西有關系,跟電影無關
沙龍的主題是“IP改編”,但第一個發言的方勵就唱起了反調。
“我對IP不感興趣,IP跟電影沒有半毛錢關系,跟錢有關系,跟怎么賣東西有關系。”方勵曾操盤《二次曝光》《后會無期》《萬物生長》等多部知名電影,他表示:“我來做電影是自愿做,我是有挑選地做,不光是為了錢。但如果一個IP可以幫我們把一個很好的創意點移進去,我就超感興趣。”
接著發言的汪海林,是《鐵齒銅牙紀曉嵐》等熱門電視劇的編劇,他也是“IP熱”的反對派。
“IP實際上是I poor,”汪海林說:“投資者在項目開發上處于貧乏的狀態,現在要找到創意源,很多人訴諸互聯網,但互聯網創意是業余作者的想象,本身不具備專業性。”他甚至將互聯網比作創意的“垃圾堆”:“垃圾堆里可能發現一個寶貝,但你不可能天天到垃圾堆里找。”
(左一為汪海林)
從去年以來,國內影視圈就興起了一股“IP掘金熱潮”。熱門網絡小說影視改編權全部被買光,并且價格水漲船高;《同桌的你》《老男孩》《梔子花開》這樣的歌曲IP都紛紛改編為電影;現在,連“新華字典”“俄羅斯方塊”都被稱作“熱門IP”,未來都有影視改編的可能性。
方勵和汪海林的觀點,恰好代表了傳統影視人對“IP熱”兩個路徑的反思:
1、電影正在成為一種被定制的商品,甚至是“圈錢”的工具,真正帶給人感動的,觸及心靈的作品越來越少;
方勵大聲疾呼:“現在很多人談電影,談的是外貿的買賣,一場戲馬來西亞旅游局能給我們多少錢,而不是創作和文化。就像眾籌,這些都是弄錢的方式,不是電影,真正的創作是被忽視的。”
2、不少市場上大熱的IP內容粗制濫造,這也讓國產電影當中的爛片越來越多。
【中立派】
李少紅:這是互聯網帶來的又一次革命
與方勵和汪海林對于“IP熱”的反感不同,知名導演李少紅對于IP更多是一種觀察和期待。
“我搞影視30多年了,這些年光是各種名詞就變化了好幾輪。”李少紅回憶:“90年代中,我們也經歷了數字影像帶來的技術革命,當時電視發展非常快,不少玩電影的人去玩電視劇,很多人覺得很看不起,覺得很墮落。但現在回過頭看,第一批做電視劇的,反而占了便宜。”
“當時我是不自覺的,是被推動著去適應。”李少紅說:“那么這一次互聯網,我就意識到,又一次革命要來了,這就是互聯網對傳統影視工業的一個挑戰。正是因為有上一次沖擊之后,我覺得就會更多地去想,他們之間相互的存在。”
讓小娛意外的是,李少紅對漫畫、網絡游戲、網絡文學都有頗為深入的了解。
在沙龍中,李少紅特地提到,自己曾帶著好奇心,在深圳跟騰訊互娛的游戲、動漫業務的人交流,最終發現“有很多東西,在創作上是非常相近的,其實都是戲劇性,但方法不一樣,包括建立的世界觀什么的,這些方法不一樣。”
“后來我明白了,有一代人是這么長大的,我們不能不去正視他們的存在,他們是看這個長大的,未來還是需要這樣的方式,再去理解現實。所以我想用他們的方法怎么去創作,這是我們必須得去研究的。”李少紅說。
她還特地提到了騰訊文學和盛大文學合并可能對整個影視產業帶來的巨大影響:“不可避免的,我們會有很多題材要從這個線上的平臺上來,不管你把它叫做IP也好,叫做什么也罷,這是不可小覷的一件事。”
【支持派】
張海帆、李瀟:IP本身沒有錯
就像是代溝,新生代影視人談論IP的“姿勢”跟他們的前輩完全不同。他們有些癡迷于“2.5次元”,看好玄幻作品的影視改編,有些是“僵尸控”,期待中國何時能有首部僵尸題材的影視劇。
張海帆:中國最好的2.5次元就是玄幻小說
張海帆曾是電視劇《青盲》和電影《大魔術師》的編劇,曾任慈文傳媒總編輯,在進入影視圈之前,他還是一名IT工作者,是通過在天涯上寫小說踏上文學之路,隨后通過新浪的網絡文學大賽脫穎而出。
“我是一個從初中就開始搜集漫畫的人,也喜歡玩LOL。”張海帆說:“騰訊不僅有大量的網絡文學,還有龐大到嚇人的一些游戲、漫畫IP,只要這些IP得到開發,會產生巨大的經濟價值。盡管網絡文學作品參差不齊,但確實有一些作品是能夠脫穎而出的。”
在他看來,文學作品的文學質量倒是其次,最終要的是能否構建一個新的世界觀,漫威之所以能風靡全球,關鍵就是構建了一個跟現代社會近似而又不同的世界觀,“我把它叫做2.5次元,漫威大部分作品都是2.5次元,國內也有構建2.5次元的文學作品,就是網絡文學里面的玄幻類。”
李瀟:IP的價值是因為它有一個閃光點
“我是一個僵尸控,所以我就很感興趣《尸兄》要怎么做。”編劇李瀟說:“后來聽說是做動漫電影,我說為什么不拍真人,中國還沒有僵尸題材的片子,如果覺得審查通不過,能否可以想辦法規避?”
李瀟曾擔任電視劇《大丈夫》的編劇,與前輩不同,李瀟更愿意從IP改編的操作性上來進行探討。
“一個IP有價值,就是因為它有一個閃光點,我們可能之前老在想怎么把小說寫出情趣,寫內心的活動,怎么外化成人物動作和語言,其實重點是怎么找到閃光點,并且無限地方大,我覺得這個才是改編的靈魂。”李瀟說。
“美國的電視劇很開放,但為什么直到最近幾年才有了第一部僵尸片?我剛才說到找閃光點,就是因為漫畫僵尸題材很老套,真正牽動人心的作品寫的不是僵尸,他寫的是人,人的恐懼心理,這其實恰恰抓住了漫畫的靈魂。”
她把騰訊互娛的IP庫視作一個“生態魚塘”。“騰訊有動漫、有游戲、有小說,再加上電影、電視劇,這些都可以相互影響,”李瀟說:“有這么好的金礦,為什么不挖?”
觀察
騰訊做電影,應該有更大的格局
騰訊互娛的這場沙龍開場時“火藥味”十足,最終,大家卻越聊越開心,話題也逐漸發散到對于整個中國電影產業未來的深度思考。
不管你承認無否,泛娛樂已成為中國娛樂產業的一個大趨勢。“IP運營”已經越來越成為行業的一項共識,同一個熱門題材,未來勢必在電影、網絡劇、游戲、文學等領域處處開花。
當下影視圈正在嘗試網絡劇、電影的“套拍”,現在互聯網上聚攏人氣,再在大銀幕上進行“收割”,甚至還有影視公司提出,在影視劇拍攝期間,先定制同名網絡小說,積累網絡人氣。
盡管娛樂資本論并不認同方勵對于IP的部分觀點,但方勵說的有幾句話,我們還是非常贊同。
方勵說:“IP和創意人才的培養都需要時間,不能還未建立創作源,就開始只想著盈利,只想IP轉化率。我們真的要想遠一點,等到10年、15年,如果不想遠一點我們的電影就沒了。”
正如方勵所說,目前的IP改編帶給電影產業更多的爛片,人們似乎急于將一個好的IP套現。這或許并非是“IP運營”的錯,而是改編者、操盤者心態太過浮躁。
騰訊互娛曾多次表示,對美國漫威的發展路徑非常推崇,但其實,美國漫威如此之多的漫畫人物,是經歷了六七十年的漫長積淀才逐漸形成,而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IP庫加起來也不如漫威豐富,更不要說IP內容的質量。
對于方勵的“喊話”,程武在沙龍上表態,過去騰訊動漫成立時宣布三年時間不著急掙錢;現在作為新兵的“騰訊電影+”也希望尊重電影本身規律,依托互聯網平臺優勢,挖掘更多題材和人才,探索中國電影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