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很久不接電視劇的王學圻最近又在衛視的黃金檔亮相了。在新劇《姥爺的抗戰》中,他出演一位留日的機械專業高級人才曹驊鯉。因為九一八事變爆發,放棄日本的副總工程師職位和天皇頒發的獎章回國接任家族產業。原本想與世無爭的他,在女兒被日軍強暴、女婿遇害之后,認清軍國主義侵略本質,最終毅然加入抗日洪流。
王學圻評價這部戲是完全不一樣的抗戰題材。劇中他飾演的男一號深負國仇家很,還身陷三個不同陣營、國籍的女性角色情感糾葛之中。第一部完成之后,片方馬不停蹄拍攝了續集。
“我第一眼看見你,就知道你是曹驊鯉。不知道為什么,我就希望你安全,你有危險的時候就想幫你。這是愛情嗎?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瘋了。”這是王學圻為片中一個的角色——前來暗殺自己的日籍戀人的姐姐在現場改的臺詞。在這些年的創作中,這是他在劇組工作的常態。
拍攝《十月圍城》時,導演黃建新被陳可辛和陳德森從北京緊急叫到車墩劇組,香港同行不明白王學圻為什么在拍攝的時候手里始終握著一桿鋼筆,但是又不好意思直說。黃建新看完素材之后笑了笑,“讓他拿著吧,肯定有設計。”
后來那幾場戲全部拍完,按照劇情順序剪在一起之后,真想大白。這支筆的主人,是王學圻飾演的李玉堂的好友、《中國日報》社長陳少白。他在陳少白出事失蹤的現場撿到了這支筆。后來的幾場戲,他一覺醒來,手里握著這支筆。見物如見人,他就握著這支筆,慷慨激昂地向報社所有人重復著陳少白曾經說服自己的話。
影片結尾,劇本原本的設定是李玉堂抱著遇害的兒子哽咽不已。他在現場改成了痛失愛子的李玉堂嚎啕大哭,還加了一句臺詞,“我讓你這幾天不要出門,你不聽話啊。”
影帝加身的成功角色,都傾注了創作者更多的心力。當它成為一種創作自覺之后,王學圻改戲的范圍就擴大到了對手戲的演員。
“組里的年輕人喜歡說,王老師您這個處理真好。我說不是我好,你們到了我這個歲數,比我還好呢。你經歷了,就明白了。不是我想出來,是我年齡到了。這個東西,就看你有心沒心。閱歷,是演員最大的財富。”
68歲的王學圻已經是中國影視圈無可爭議的老戲骨,曾經在心頭翻江倒海的那些焦慮,應該早就徹底平息了吧?
《十月圍城》里的李玉堂有一段不為人知的人物背景:他在內地因為資助革命被清政府捉拿,無奈逃到香港。六十高領,白手起家,重新創業。跟自己從前詮釋的經典角色一樣,王學圻也開始向一塊全新領地毅然拓展。
“《姥爺的抗戰》里面的人物非常飽滿,我做演員,最喜歡的就是人物。拍攝中因為資金周期,總是會留下太多的遺憾。這次我想用電影彌補一下。”沒錯兒,中國電影圈年紀最大的導演王學圻將在2015年宣布開機。
其實二十年前,他當過一次導演。當時舞蹈藝術家楊麗萍打算將一部半自傳題材《太陽鳥》搬上大銀幕,接觸眾多大導之后,她選擇了從來沒有導演經驗的王學圻。那部命運多舛的電影歷經沒錢、艱難關機、漫長剪輯修改之后,亮相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榮獲評委會大獎。遺憾的是,《太陽鳥》沒有通過審查,至今無緣公映。
為了全身心籌備自己的導演項目,現在王學圻已經離開了范冰冰工作室,自己組建團隊。幾年下來良好的合作和他父親一樣的為人,讓公司同事心情非常復雜。“我跟他們說,你們就讓我試一次。我都到這個歲數了,再不試就沒機會了。”
劇本的第一稿也出自他本人。決定動手改編時,他把自己關在屋子里,兩周沒有出門。睡下之后,想到一個情節,馬上爬起來寫完再接著睡。王學圻感到自己又被一種熟悉又久違的創作熱情點燃了。
“其實我自己更喜歡演員,只有這個職業,才能體驗各種各樣的人生,才能讓你覺得不止活了一輩子。”王學圻說,“我本人并沒有導演夢。我總是想,既然還是這樣喜歡,那就提前做準備,真到了演不了的那一天,我還能導,還能有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