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櫻)
“天干物燥,小心火燭。”
在老港片中,一個瘦骨嶙峋的老頭,一面打更,一邊嘴里咕噥著上面那句話,這或許是大家最熟悉不過的開頭的。而接下去發生的事情則預示著該部影片的類型和走向:如果從夜幕中忽然蹦出一個黑影,一招解決了該老頭,并在一縷月光下露出陰險的半邊臉,這或許是一個隱藏著變態殺手和神秘組織的四大名捕式武俠片;如果在老頭身后逐漸有妖怪們從石板路上爬出,最終匯成一幅百鬼夜行圖,這無疑是一部神鬼片;可如果老頭的身后要是有群鴉飛過,緊接著是不急不慢的Trip-Hop節拍,遠處不知誰人奏起悠揚的胡琴,另一頭又忽然殺出巨龍般的電吉他演奏,這又是一出什么片?
這是許嵩新專輯《不如吃茶去》的開篇曲《等到煙火清涼》。許多人只看到這首歌歌詞部分的八字真言,卻忽視了它其實是一首Intro,提綱契領一般地奠定了整張專輯的基調,包括音樂的色彩,編曲的表現手法,以及專輯塑造的詭迷氛圍。否則,單看《不如吃茶去》,你是否會覺得這是許巍的專輯?“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這樣的禪趣若只是照本宣科地出現在許嵩的專輯中,許嵩也枉為許嵩了。正如《等到煙火清涼》中那些俏皮甚至不失幽默的表現手法,《不如吃茶去》用年輕人的嶄新視角看待這三千世界:《山水之間》并非單方面地講述閑情逸致,還浸透著化不開的思念;《彈指一揮間》同樣也來自佛偈,但和菩提樹下的云卷云舒不一樣,許嵩的離愁別緒依然來自凡塵;《有桃花》雖然也唱著“桃花別笑春風”,可此刻在書生的面前,并不是緊閉的柴扉,書生是自信滿滿地站在女生面前。從古籍經典中尋找靈感,卻不是停留在“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的層面,在古典的詩情畫意中展現年輕一代對世界的思考和感悟,許嵩在《不如吃茶去》里就是這么做的。
大學里讀的是醫學專業,但卻依靠玩命式的自學,鬼使神差地敲開了音樂的大門。在《蘇格拉沒有底》的時候,曾經給許嵩做過一次采訪,盡管是通過電話溝通,許嵩的務實、低調還是給我留下深刻影響。要知道這是一個手握年度唱片銷量冠軍的當紅炸子雞啊!到了今天的《不如吃茶去》,許嵩依然保持著他內心的波瀾不驚,他依然是那個悶頭在小房間里做音樂的男孩,只是他的技巧更為純屬,歌曲的表達也更加自在,海蝶也是最大限度地保持許嵩的獨立性和完整性。從聽覺上來說,新專輯和許嵩過往作品相比,最大的區別在于其架構的龐大、層次的豐美。在專輯的制作名單里,我們能看到英水帝江——其在去年的《了不可得安心法》把電聲融入佛法,出彩的塤和尺八演奏也無縫對接地加入到了許嵩的音樂里;獲得臺灣金曲獎認證、中國當下世界音樂代表之Haya樂團首席馬頭琴演奏家希博也成為了專輯中一抹亮色。除此之外,古琴、蕭、二胡、古箏等古意盎然的民樂一直包裹著專輯前進,和首席小提琴家劉云志帶領的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一起呈現出中西合璧的柔和美感。這當然不是許嵩的首創,王力宏等先行者以ABC的先行者之勢告訴了我們什么叫做西學中用,但許嵩卻通過自己的摸索,通過弱化西洋管弦樂、以其作為鋪排和連接,讓在通常意義下的稍顯“個性”的民樂器變得妥帖。像專輯中《七夕》這樣意境優美的作品,運用了如此大量的器樂,但從聽者的角度上來說,卻是這樣地潤物細無聲。許嵩自言,在錄制過程中,音樂家們的時間都很寶貴,他們錄下的音軌全部照單全收,到制作時,將近半年的時間,一首歌二百軌左右,翻來覆去地精挑細選;而40組樂器音色的調整、位置的擺放、頻率的均衡,這更是一個龐大到幾何數字的工程。
聽到這樣一張專輯,你還會用過往“網絡歌手”之類的標簽去貼在許嵩身上嗎?說他是新生代最具創作力、最全能的音樂人,也不為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