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辛力戰黑超馮小剛
北京時間9月29日,首次結緣便獲得金雞百花最佳導演獎的陳可辛出現在了北京,為即將開幕的香港電影主題影展做宣傳。在發布會上,他說起剛拿到的這個獎杯,笑稱,當時還在猶豫要不要參加,“后來得知可能有戲,所以才決定去了。而讓我親獎杯,都是因為現場記者告訴我,這是他們的習慣,結果才知道沒有這個習慣,我被媒體騙了。”
談馮小剛:我是他的粉絲
現場媒體也針對于前一天金雞百花頒獎典禮上馮小剛苦坐4小時的尷尬遭遇,在現場提問陳可辛關于馮小剛的事情。對此,陳可辛回應稱,自己也是馮小剛的粉絲,“我覺得《1942》很難拍,但難拍不代表一切,當我看到馮小剛的電影時,覺得他像是一個素未謀面卻頗為熟悉的朋友,我認為他是個文藝青年,雖然大家都說他的片子非常商業,只是為了賣錢,我對此為他打抱不平。他現在的狀態是,非常想拍以前沒有拍過的,挑戰更大的電影。”陳可辛也表示,《中國合伙人》是自己的一次回歸,自己也曾拍過非常“裝”的電影,后來發現,電影是一種追求,不能去裝,需要更大的格局。
談香港:香港文化可能就是它的沒文化
現場,陳可辛說,自己是受香港新浪潮電影影響最深的導演,而那一代人拍的電影,也是讓他踏足電影圈的原因。他認為,以前大家心中的香港就是一個暫時的避風港,很多人選擇在這里歇腳,然后去其他地方。而對他來說,從小泰國、香港的兩地生活,讓他后來自覺到了那里都是異鄉人。在2013香港電影主題展的序言中,陳可辛說,“要說香港文化可能就是它的沒文化、它的沒根性。自開埠以來香港一直處于外與內的隙縫,一方面是亞洲的中心,一方面在外人的指間。在國家之內也在國家之外,對外開放的市場令香港成為一個自由出入的移民之都。無獨有偶,香港大部分重要的電影工作者都是外地華僑來港拍片,從早期大舉南下的上海電影人到四五十年代泛亞合拍片到六十年代的邵氏、電懋,無一不是外來資金、外來人才。
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戰后成長的青年人開始出外學習,帶入大量創新思想同時亦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形成香港電影史上的新浪潮。“由于創作者‘外’的背景、‘外’的經驗,令他們對自身、身份、家的定義和情懷有著不一樣的情感和看法。那中西之間的掙扎,外在與內在條件的沖突,使他們既想漂泊又想有根,在愛與懼的邊緣,引發出尋求身份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