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
中國娛樂網訊 2012年12月,周杰倫推出了自己出道12年的第12張專輯《十二新作》,從這一系列數字可見周董的"用心良苦"。但即使是天王在當今華語樂壇的環境下也要面臨嚴酷的檢驗,受眾的變化,渠道的變化,可供選擇的增多,都決定了一個作品再難獲得"全面的成功"。對于周杰倫"江郎才盡"的說法一直不絕于耳,那么,所謂“江郎才盡”是“真實”還是“誤讀”?是什么造成了周杰倫"江郎才盡"的現象?近期,《音樂風云榜》就聯動北京、上海、香港、臺灣四地特派記者,街頭采訪了歌迷、以及當地媒體,并專訪了資深音樂人、樂評人,對此現象進行深度調查,深度剖析“周郎才盡說”四宗罪。
周杰倫新作“認知度”參差不齊 歌曲傳唱度降低
在新專輯發布會上,周杰倫表示《十二新作》是對自己風格的一個超越,《比較大的大提琴》等歌曲,都是在超越自己過往的作品。就是這樣一張周杰倫自認為極具突破性的專輯,大眾認知度卻相當不足。在《音樂風云榜》對四地歌迷進行的隨機采訪中,70%的歌迷表示對周杰倫的《十二新作》“與以往音樂風格相比差距不大,在打動人心方面比不上以前的作品,沒有太多的新意和驚喜”。相比于早年每張專輯有超過半數的經典傳唱歌曲,周杰倫近年的專輯傳唱度相對較高的平均下來每張只有一首,作品的傳唱度確實有了非常明顯的下降。
周杰倫事業重心傾斜電影 代表群體不再主導潮流
在經歷了連續6年的華語巔峰時期后,年復一年的中國風讓歌迷開始覺得周杰倫好像也沒有太多新意,似乎總在重復“同一種調調”。而對電影有著濃厚興趣的周杰倫,從2005年音樂事業發展至巔峰時期開始涉足影視界,在2005年首次主演了電影《頭文字D》,隨即拿下了第42屆金馬獎及第25屆金像獎兩大頒獎禮的兩座最佳新演員獎,從當紅歌手升級為全能巨星。首次出演電影就收獲巨大的周杰倫,不再滿足于演員身份,在執導了多部自己的音樂錄影帶,周杰倫在2007年正式擔綱導演,執導了首部自導自演的電影作品《不能說的秘密》。這部電影最終在第44屆金馬獎上拿下年度臺灣杰出電影、最佳電影原創歌曲、最佳視覺效果三項大獎。近些年,周杰倫主演的電影接連上映,也許是在影視方面的成績太過顯著,卻讓不少歌迷形成錯覺,誤以為周杰倫已經削弱或者放棄音樂方面的創作。而錯覺也不僅僅只是錯覺。2013年,周杰倫新專輯《十二新作》發行不足三個月宣傳就已匆匆結束,周杰倫將重頭戲就放在了6月即將上映的第二部執導影片《天臺》的宣傳推廣上,周杰倫對音樂可以說是十分吝嗇了。除了分身乏術,沒有足夠的精力兼顧兩方面的事業之外,周杰倫無法回避的一個關鍵問題在于,自己初出道時所影響的80后歌迷已經不再是華語音樂話語權的絕對掌控者,新成長起來的90后一代歌迷,正逐漸將前輩對音樂的話語權分流出去,而這直接影響了周杰倫對樂壇的影響力。
音樂人力挺周杰倫“一直在進步” 地位無人能超越
雖年年被“江郎才盡”, 但事實上,就拿近年來說,2007年的《我很忙》,2008年的《魔杰座》、2010年的《跨時代》,2011年的《驚嘆號》,每張專輯周杰倫都會設定特別主題,打造全然不同于以往的作品,呈現出“不同的調調”。同時,身為一個創作者,周杰倫在為自己塑造出了極具顛覆性的個人特色之外,12年來還不間斷地為其他歌手創作歌曲,這其中甚至有相當一部分成為了該歌手的代表作,周杰倫的才華在征服歌迷的同時,也同樣成為了行業內的標桿。他的才華也受到了音樂人們的力挺,著名音樂人譚伊哲說:“作為音樂人,我覺得周杰倫是在前進,沒有退步,比如說他到了美國的鄉村,看到了牛仔,看到了鄉村音樂,他回來就做了這樣的歌,這樣做了以后,如果我也去過那個地方,我才能理解他,比如《牛仔很忙》,確實那個感覺,我特別喜歡。但是如果喜歡他《青花瓷》的那種,江南的感覺的人,就會覺得他為什么會做這個呢?大部分人并不會像他一樣一個月里面去無數個地方去見識,這就導致了他會越來越高,把別人甩下,他在進步,只是那些人跟不上了。”著名樂評人科爾沁夫表示:“這張專輯中印象較深的是《比較大的大提琴》,我覺得音樂性蠻強的,是一種”酸爵士“的風格,華語樂壇玩的比較少,他的很多歌都伴隨了大家的成長,屬于一代人的記憶,時代慢慢在變化,現在開始是90后的時代,他們有他們喜歡的那批人,周杰倫做的還是非常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曲,一個人能夠代表一個時代,已經很不容易了,你不能指望他能代表所有時代,周杰倫出道的時候,網絡還不能在網上,隨便就能聽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