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貝寧是中央電視臺著名當家主持人、當紅小生。俊朗的外形和幽默風趣的口才,頗受觀眾好評。撒貝寧被譽為“中央電視臺的帕瓦羅蒂”、更有“綜藝小王子”的雅號。主持《今日說法》時,他理性、嚴肅、犀利;走下《今日說法》的舞臺,他幽默、風趣、愛耍寶、愛表現。然而在看似一帆風順的主持道路上,也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靠著自己不服輸的精神,撒貝寧走到今天。
[page_break]
家庭熏陶 愛上文藝
1976年,撒貝寧出生在一個特殊的軍人家庭里。說“特殊”,是因為他的爸爸媽媽都是在部隊從事文藝工作,他的爸爸撒世貴后來調入武漢市人民藝術劇院(現武漢市話劇院)工作至今,他的母親鄧雅娟畢業于沈陽音樂學院,在音樂方面給撒貝寧不少有益的引導。在這個十分和睦的家庭里從來就充滿了歡聲和笑語。撒貝寧從小就非常喜歡唱歌和跳舞,他那幼嫩的歌聲及歡快的舞蹈,常常逗得爸爸媽媽捧腹開懷。但爸爸媽媽平時由于工作忙,并沒有對撒貝寧作什么特別的引導和要求,更沒有像現在許多家長那樣逼著孩子學這學那。他們對他幾乎是任其“發展”,直到有一次撒貝寧隨幼兒園到部隊演出之后,他們才對撒貝寧的藝術及語言天賦格外關注起來。
[page_break]
自幼展示藝術細胞
4歲時,撒貝寧一人站在舞臺上表演兒歌毫不怯場;11歲時和妹妹撒貝娜策劃、導演、演出一臺家庭“晚會”,這一年他還獲得了武漢市五年級口頭作文競賽第一名;初中后,他對演講、唱歌產生了興趣,常一個人在家對著鏡子一遍遍地練,有時讓爸爸作示范;上初二時,他代表學校參加全市中學生演講比賽,拿了第一。此后兩年多的時間里,小撒穿梭于各類演講比賽,選手一聽有撒貝寧參加,就“只能爭亞軍了”。得意洋洋的小撒甚至還想,長大了就以演講為生吧。成名后的小撒說:“我喜歡演講,因為我愛上了那種站在舞臺上,當著所有人的面兒直抒胸臆的感覺。演講給我自信,演講鍛煉了我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
[page_break]
一首《小白楊》唱進北大
北大每年都邀請各省重點中學里學習好、有文藝特長的同學參加冬令營。高三那年,小撒有幸去了。試演時唱了一首《把根留住》,評委老師問:“你會唱民歌嗎?”小撒搜腸刮肚地想起了一首《小白楊》。老師說,明天匯報演出,你就唱《小白楊》吧。小撒傻了眼,連夜找到父親的戰友,趕制伴奏帶,還請了一位聲樂老師,兩個小時速成,調整發聲發音,第二天順利通過了匯報演出。
離高考還有三個月,小撒接到了北大錄取通知書,激動得差點暈過去,回宿舍收拾書包時眼圈紅紅的,同學不解地問,“你被開除了?”
[page_break]
在北大如魚得水
北大是自由、寬松的。熱愛藝術的小撒在北大如魚得水。他的專業是經濟法。在他看來,律師既能改變別人的命運、又有淵博的學識和表演的空間,還能滿足表達和說服的欲望,很符合他對職業的想象。
[page_break]
一個電話改變命運
1997年夏末,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欄目開始籌備,到北大法學院招主持人,老師推薦了小撒。當時他正在香山排演話劇《保爾·柯察金》,呼機在山里收不到信號,只能面試其他的同學,走時欄目組留下了聯系電話。一個星期后,小撒回來了,但面試已經結束。一連幾天小撒都在琢磨到底要不要打這個電話。沒想到,這個在學校公用電話亭里用飯票給欄目打的電話改變了他的命運。接電話的是北大校友錢蔚,她讓小撒馬上去試鏡。小撒穿上僅有的一套肥大的藍西裝,打了條紅領帶,急急忙忙地去了,像個傻女婿。那時小撒總在外面踢球,曬得又黑又瘦,像個猴子似的。在演播室里,小撒結結巴巴背了一段有關“企業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