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野浩二。本報記者張沫攝
電視劇《浮沉》正在各大衛視熱映,劇中,以“三文魚”的生存觀為職場價值觀的日企高管土井,最終在“逆流而上,去搶,去爭奪,去違規”的過程中,落得個“凄凄慘慘戚戚”的結局。雖然該角色讓觀眾恨得牙癢癢的,但其塑造者矢野浩二霸氣十足的氣場和細膩的人物性格刻畫博得了滿堂彩。日前,日籍演員矢野浩二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回顧他從東京到北京的12年,他表示已厭倦“鬼子專業戶”的形象,想挑戰更多不同的角色。
像土井也像三文魚
《浮沉》中,日企公司銷售總監土井,對待工作嚴格苛刻,對待下屬也不近人情,常以刻薄語言相逼,最終落得眾叛親離、身敗名裂,打開高樓的窗戶一躍而下。對于這個悲劇人物,浩二有自己的理解,他說,“我最喜歡土井和于志德一同吃料理講三文魚故事的那場戲。土井就像一條三文魚,他的職場價值觀是:即使冒險,我也要逆流而上,去搶,去爭奪,去違規。”
在觀眾眼中土井是反派角色,但是浩二卻對他有著同情、理解和欣賞,甚至肯定,“因為土井在某一方面與自己很像,勇于逆流而上”。浩二說,“土井這個人物很能體現日本人天生具備的危機感。他對工作、對下屬甚至對自己非常嚴格,這是典型的日本人的工作方式和態度。他為了工作不擇手段、孤注一擲,有的時候我也是這樣,有強烈的危機感,對待工作嚴格認真,有逆流而上的精神。”
從鬼子演到地下黨
2000年,浩二來到中國,拍攝滕華濤導演的《永恒戀人》,此后,他懷揣著全部家當6萬元人民幣只身闖蕩中國。初來乍到的他感到很孤獨,前途一片迷茫,但是他還是決定破釜沉舟堅持下來,直到意外接到《走向共和》的邀約。當時,攝影師池小寧給他打電話稱,《走向共和》需要一個日本演員演明治天皇,雖然片酬才幾千元,但是浩二卻興奮得不得了:“掙多少錢不重要,重要的是機會。”
此后,出演日本軍人的機會便接踵而至。《記憶的證明》《烈火金剛》《小兵張嘎》《鐵道游擊隊》,浩二隨著一部部紅色經典劇的熱播而躥紅,不少觀眾開始注意到這個“鬼子專業戶”。2006年,演繹了十幾個“鬼子”后,浩二發覺自己厭倦了:“殘忍、冷酷、無情、好色的日本鬼子,最后總是會被擊敗,骯臟地死去。”
浩二說,他想要追求不同的角色,讓自己感受到挑戰的刺激。在尚未播出的電視劇《盛宴》中,浩二轉型演繹了一個地下黨員。對此,他心存感激:“感謝制片人給我這樣的機會。待在中國那么多年,中國悠久的歷史和中國人民的好客、堅韌的性格都很吸引我,能有機會演繹這個角色,我很珍惜。”
脫口秀里打醬油
“鬼子專業戶”不僅為浩二帶來了粉絲,也贏得了媒體的關注。2006年,《魯豫有約》《快樂大本營》《越策越開心》等欄目紛紛邀請浩二進行訪談,在這些訪談類節目中,浩二的耍寶搞笑,令人刮目相看。2008年,《天天向上》欄目邀請他加入節目組,與汪涵、歐弟等組成“天天兄弟”,擔任主持人。
舞臺上,夾雜在一群能說會道的主持人中間,浩二的角色更像是打醬油的,偶爾“嗯嗯哈哈”,或者蹦出一兩句不著邊際的話語,或者通過肢體語言搞笑。浩二說,沒有臺詞的時候,他覺得很尷尬,“站在臺上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不說話,比說話累多了,很難受。我不是裝飾品,只要站著就OK了,既然站在舞臺上,我應該發揮我的功效。可是每次都發揮不了,我對自己太不滿意了。”
在脫口秀節目中,不可能先拿到臺本準備,也不會因為他是外國人,而改變劇組的工作方式,“如果能提前兩三天拿到臺本,讓我好好準備一下也好。我習慣了做演員的工作方式,所以剛到《天天向上》的時候有點轉換不過來,現在我明白了,我不需要太多的準備,只要在現場隨機應變地發揮就好。”浩二說,他也沒有想過要退出這個舞臺:“我不是職業主持人,我的身份依然是演員,我到《天天向上》只是活躍氣氛,舞臺上主要是汪涵指揮,歐弟插嘴,每個人有自己的位置和任務。我想,我要高興,我高興才能讓觀眾高興。”
娶了位中國太太
如今,浩二娶了位中國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