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廣告春晚少掙6.5億,哈文表示少掙點錢卻贏得了口碑。
2012年央視春晚語言類節目僅為7個,與鼎盛時期的16個相比少了一半還多。對此,1月28日,央視春晚總導演哈文表示,語言類節目的衰落是小品缺乏市場的推動。她說,“語言類節目,只有春節聯歡晚會上才有,不像歌手,除了晚會還有。多少人在做小品?小品沒有市場,語言類節目創作本身就有瓶頸。像在小品鼎盛時期,王朔、馮小剛都是在做小品的,但是現在他們可能都在做電影。現在小品已經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市場機制去推動它(發展),所以到了春晚這種特殊節點,其實本身就很難。”(1月29日北京晨報)
應該說哈文對語言類節目的衰落是沒有直接責任的,所以她對小品現狀的分析并不算為誰辯護。不過,沒有了市場才是小品衰落根源的解釋似乎有些講不同,甚至有些“因果倒置”。因為在我看來,市場只是一種結果,而并非是一種原因。因為沒有了活力,所以小品才沒有了市場。
從血緣上講,小品算是舞臺劇和相聲的近親,因此他的成功與否要看現場的舞臺效果,這種舞臺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表演者扎實的功底、張力十足的舞臺表現力,同時也需要作品具有鮮活的生活味道和目的明確的針對性甚至諷刺意義。而這幾個因素,就構成了小品的生命活力。所以,小品想要吸引觀眾從而獲得市場的認可,必須要有活力。縱觀中國電視小品的發展歷程,小品當初的輝煌確實離不開這幾點。
最初的電視小品《吃雞》更像啞劇,王景愚先生一個人一言不發就可以獨撐場面,這在如今幾乎是個奇跡了。現在想來,那個小品受歡迎倒不是那個本子多么出色,王景愚的表演功底應該是吸引人的根本原因。今天,這樣的演員怕是很少了。而陳佩斯和朱時茂(在線看影視作品)的《胡椒面》,走的依然是王景愚的路子,至今依然是經典。如果把小品成功與否的原因歸于本子的話,那這些連一句臺詞都沒有的小品算什么呢?客觀地講,如果拋開本子和臺詞,即便是鼎盛時期的趙本山(空間)(在線看影視作品)也難以與那些啞劇小品匹敵。從演員的表演張力上看,小品演員是一位不如一位的,郭達的“賣大米”雖然不怎么樣,今天卻難以找到了。
不談那些純粹的肢體語言的話,貼近生活則是陳佩斯、朱時茂以及以后的趙本山讓觀眾合不攏嘴的殺手锏。如果說陳佩斯的一系列小品尚有“拓荒者”的優勢,那趙本山的中早期小品是真正的貼近生活的故事。《小九與老樂》,是兩口子的磕磕絆絆;《我想有個家》,是離異者對美好生活的祈盼。更為重要的是,小品輝煌時期的諷刺作品讓觀眾流連忘返,想想黃宏和侯耀華(在線看影視作品)的那副“撲克牌”,想想趙本山的“扯王八蛋”,這都是難以磨滅的形象和印跡。但是今天呢,還能找到貼近生活的東西嗎?小品離生活是越來越遠了;還能讀到對生活的諷刺嗎?“隔靴搔癢”都得隔著十八層的牛皮靴子。
小品是越發的死氣沉沉了,沒有好演員能夠承上啟下,沒有好作品能夠吸引觀眾,自然就難以取悅市場。沒有了市場,小品不想衰落也難。當然,沒有王朔、馮小剛這樣的大家捧場是有一定的影響,可你要是能靠春晚舞臺培養出幾個新的王朔來才算你的本事啊!
姜伯靜(娛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