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又看流星雨》劇照
8月8日,湖南衛視自制偶像劇《一起又看流星雨》登陸湖南衛視。昨天,收視數據表明《一起又看流星雨》首播拿下了2.03%的超高收視率,收視份額高達9.34%,排名全國衛視同時段第一,而且這個成績也刷新了去年第一部的首播收視(收視率1.95%、收視份額7.46%)。該劇引發了新一輪的“流星熱”。該劇編審汪海林透露,為了給該劇加入更多青春氣息,他起用了一個年輕的編劇組,以80后為主。
《流星雨》系列是由著名編劇汪海林領導的一個編劇組完成的,其中,年齡最小的一位是剛從大學畢業一年的吳天,他不僅是80后甚至是85后編劇。吳天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編劇專業,是汪海林和于淼的師弟。2009年《一起來看流星雨》中,他得到了擔任編審助理的機會。今年,吳天得以加入劇本創作,成為編劇之一。
昨天,這名85后編劇接受了專訪。以下是實錄。
記者:據了解,流星雨系列始終是由一個編劇團隊完成的作品,您對這種創作方式有什么看法?
吳天:我在第一部中擔任編審助理,主要是廣告植入的落實還有字幕修改等工作,算是對劇情很熟悉的。也許是汪海林老師對我的工作比較滿意吧,所以第二部的時候榮升編劇。從2009年的10月份起,每次開劇本創作會,都由編審召集,有六名編劇同時參加。我作為一個新人,很高興能參與這種好萊塢式的劇本創作模式。這種模式并不是教條式的流水線,而是一個講究效率各有分工的創作方法。組織這種集團創作,汪海林老師很有經驗。
這支由喜多瑞的編劇組成的編劇團隊,從劇本籌備到開拍,直到拍攝殺青、后期制作送審的最后一天,一直有編劇參與。
記者:很多觀眾覺得葉爍(魏晨飾)的戲份在第二部中少了很多,請問這是有什么藝術上的考慮么?
吳天:我是編劇組資歷最淺的一個,也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不合適。但就我知道的情況,關于葉爍戲份的問題,客觀上是編劇不能左右的,觀眾看到的是電視上播出的效果。在第一季的結尾,葉爍和葉勉和解。我們原本在第二季里面寫的是葉勉對弟弟成長中的鼓勵和引導。他與哥哥的戲是有的,數量不多但分量不輕,承載著表達整部戲主題部分作用。我們的劇本都寫了,很感人。但臨開機得到制作方的答案,葉勉的演員檔期問題來不了,而觀眾是非常喜歡這位演員的。因此,我們只要忍痛刪掉了這條線索。
記者:那么葉爍和云朵姐弟戀最終分手,成為大團圓結局中唯一的“落單”。很多觀眾心中頗有遺憾。
吳天:這一筆是下了決心的。編劇組曾經專門開會討論過這個問題。是不是要打破大團圓的夢幻?最后的結果是,需要。如果爍和朵兒也甜甜蜜蜜地走下去,那《流2》就真成了拋棄現實的一部空中樓閣。我看到百度貼吧中,有一些小觀眾是很排斥這種劇情設計的,他們覺得葉爍很可憐,很不幸。而帖子下面立刻就有另一些觀眾回復說:“等你漸漸長大了,成熟了,就會明白葉爍的選擇。那是成熟的表現。”我們為這樣的結果感到欣慰。一個戲播出來,僅僅做到娛樂是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傳達一些有情懷的內容。放棄與擁搶,哪個更美麗,這個問題會伴隨著小觀眾們漸漸長大而列入他們需要思考和面對的范疇。在未來某個瞬間,他們突然醒悟“原來葉爍放手是因為長大了。我明白了。”能做到這一點,足矣。
記者:云海在第四集的結尾就恢復了對雨蕁的記憶,很多觀眾大呼不過癮。有人覺得懸念不足,男一號性格發展的過程太短。您怎么看?
吳天:在我們的第一稿劇本中,云海是第八集恢復記憶,恢復的過程是很復雜的。因為種種原因,改成現在這種,尤其端木打他,撞擊后腦,這才恢復記憶,說實話,我們也覺得有點雷人。
記者:根據觀眾的反饋,于馨和端木的感情線索非常搶眼,成為熱議的話題。您個人看好這條線索么?
吳天:說到于馨的問題。首先要感謝我們的制片人姚嘉。于馨險些沒出現在第二部。聽完了我們給端木設計的故事后,姚嘉跟我們溝通,說可以讓于馨回來。那天,我們編劇組都很高興,因為之前我們的方案里是有于馨的,被否了。而這條線索非常重要。
端木之所以最終接受了于馨,是因為于馨終于明白了端木對雨蕁那種“不求回報的守護”。于馨選擇也要“不求回報守護端木”。這和“擁搶”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意義體系,在本劇中有著不能代替的位置,我們一直在努力保住這條線,因此,要特別感謝姚嘉。
記者:有觀眾認為,云海和雨蕁的性格,在第二部中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例如“云海不再那么有霸氣了”“雨蕁變得小心眼兒,愛吃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