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華勝
“永盛”這個由向華強、向華勝兄弟創辦的電影公司,在香港電影界是一個神話。周潤發、劉德華、周星馳、李連杰四大巨星,都是在與他們兄弟二人合作之后,由有些小名氣走向大紅大紫。“永盛”不僅開創了香港賭片的類型風潮,更是能在題材、主創陣容都不相上下的前提下出奇制勝。“(上世紀)九十年代香港一年票房收入10億,有2.5億都是我的,我從未輸過。”向華勝說。
為了自己進軍內地的“5510”計劃,已多年鮮少現身的香港影壇傳奇人物向華勝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與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向華勝是一個不停地喝著啤酒、健談、愛笑的人,自小習武的他在興起時還會揮兩把拳頭,出招之快令人瞠目結舌。他說李小龍是真的懂武術,但是像葉問就根本打不過自己,“那是女人發明的拳術,如果實用的話李小龍也不用改良了。”
當然,“老頑童”只是他的其中一面,向華勝畢竟是個江湖大佬。
年輕的時候,向華勝說為了拍電影曾借過高利貸,所以不能失敗:“失敗就沒錢吃飯了,連半部我都賠不起。”他不認為是自己捧紅了周潤發等四大巨星:“早知道他們能這么紅,我還不如多簽幾部拿著合約賣錢了。”永盛簽下的第一個導演是王晶,但是他說王晶拍三級片與自己無關:“王晶拍的不過千萬的垃圾片都不是我的,跟我無關,我看都沒有看過。”張柏芝曾多次表達感謝向華強對自己的栽培,而向華勝則說自己向來不愿意捧女星:“女星多是花瓶,吃青春飯,很少有演到老還有人看。”成功人士都會說通過努力人定勝天,向華勝說這是個絕對的錯誤:“真正到最后都是比命比運,聰明的人如果沒有機遇,還不如去做老千。”
雖不在江湖露面,江湖卻一直有他的傳說。向華勝說,在江湖上有沒有地位都是一樣過日子的,這個他完全不在乎:“賺到錢多做善事好事,壞事不要做,一個人但求其心安。我一輩子做人的座右銘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但求無愧于心。”
談內地開拓計劃 中國電影出口我們有經驗
美國最成功的不是靠打仗,最厲害是一個可口可樂,一個好萊塢的電影可以打遍全世界。我們就很可憐。現在開始好起來了,外國人開始留意我們的國產片了。出口來講我們是有經驗的,當年美國好萊塢是第一,我們香港很多年是第二。現在內地已經很厲害了,但除了內地的資源,還是要兼顧到海外。
新京報:向先生以前在香港是很少接受采訪的。
向華勝:以前根本就不接受采訪。我是做幕后的,接受采訪干嗎呢?給別人造成錯覺還以為我喜歡出風頭,這個就不好了嘛。現在是沒辦法,因為內地市場太大了,本來一部電影應該是題材第一優先,然后是演員、宣傳、聲勢、檔期、對手、片子的質量等,現在搞得質量好像都排在最后了。即便是有人罵,至少說明觀眾是知道這片子上映了,所以現在宣傳是排第一,排在題材上面了。現在票房一億很多人就擺慶功宴了,中國十幾億人口,這點票房未免太可憐了吧。《阿凡達》14.5億票房,證明觀眾是存在的,因為是3D的,沒有辦法盜版了。現在內地每年的戲院都在增加,前景是無限大的,很多電影被人破口大罵還是會賣兩個億,所以宣傳就變成了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其實這是不健康的。以前在香港我根本都不用宣傳,花幾百萬,在幾個大報紙做兩個全版就全知道了,剩下的就是看還是不看,靠口碑,我根本不用去拋頭露面。內地的不一樣,當然我知道馮小剛是不用去宣傳的了,可是(這樣的人)沒有多少個。觀眾會不會去看還是要看片子本身的好壞,所以在這方面我們還是有幾年的路要走。
新京報:你現在到內地開拓市場,就推出“5510”計劃(5年投5個億拍10部電影),你覺得還能再現當年永盛的輝煌嗎?
向華勝:希望。希望不等于能變現實,但是沒有希望就絕對變不出來。任何一家公司能夠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的,要經歷很多很困難的環境。以前拍的時候年輕,二十來歲也沒錢,要借高利貸,所以不允許失敗,失敗就沒錢還,請演員人家也不會理你。現在內地的情況也是一樣的,歷史是一直重演的。其實我們是第一批來內地搞合作的,《唐伯虎點秋香1》就是和內地合拍的。后來我生病,就做了別的金融、電視臺的行業。我哥搞的中國星就與內地合作了,現在永盛又在搞了,目前有兩部也拍完了。一個新的市場成功了,就會出現演員不夠,好的編劇不夠,題材不夠的情況,現在一年好像能拍700部,但能上片的也就只有三四百部,幾百部片子還是排不上。每一年都有很多新的外行人加入這個行業,有成功和失敗,失敗的還是有百分之八九十。其實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