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臺》與《國家代表》在今年創造了票房奇跡
年終臨近,韓國媒體紛紛開始總結今年電影市場的情況。“恐慌的狀態”、“沉沒前夕”、“可怕的危機”等字眼最近常常見諸于韓國的報端,它們被用來修飾日漸萎靡的韓國電影市場。有媒體指出,韓國電影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剛剛度過“青黃不接”的票房危機,卻又不知道明年該“吃什么”。
贏票房:好萊塢與韓國國產片雙管齊下
至今年上半年為止,韓國電影遭遇了有記錄以來的最低票房收入、觀影人數驟減、電影相關產業衰敗、電影產量減少等一系列打擊,內憂外患令韓國電影業面臨著極大的危機。但是亂世出英雄,在這樣一個衰退的大環境中也有一些作品逐漸給票房市場注入強心劑,例如去年年末上映的《非常主播》以及今年年初的《牛鈴之聲》兩部片子叫好又叫座,出乎很多分析人士的意料,而在韓國傳統的票房冷淡期上映的《七級公務員》和《奔跑的烏龜》優秀的票房成績也讓業內人士激動不已。
與此同時,著名導演樸贊郁和奉俊浩雙雙推出新作《蝙蝠》和《母親》,兩位名導的票房號召力還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韓國媒體同時也分析,隨著《海云臺》和《國家代表》的票房大熱,韓國電影院業界的賣出額取的了史無前例的好成績。在這過程中,雖然有部分原因是有關部門下調了遭詬病多年的票價,但是大部分原因還是由好萊塢大片和韓國國產大片雙管齊下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與此同時,同樣在票房淡季上映的《愛子》與《早安總統》取得了預期的票房成績,同為小成本制作的電影,這兩部影片不單大量吸金,還把韓國電影的票房成績推向了一個小高峰,預計今年年底即將上映的《田禹治》將為今年上半年危機重重的韓國電影業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產爭議:兩片合映揭露“硬傷”
在票房活躍的背后,韓國電影也有著致命的傷口。在MBC電視臺22日的節目中就揭露了這個硬傷。該節目通過電影《執行者》被要求兩片合映(買一張票看兩部電影的優惠政策)而產生的爭議分析了韓國電影兩極分化的現象。據節目報道,上映首周《執行者》吸引了20萬觀眾到影院觀影,票房也上升到第二位,可是在第二周的上映中,片方卻被相關部門要求出讓大銀幕給好萊塢巨制《2012》。
電影收益驟減,對電影的積極投資也受到了影響,直接就導致了韓國電影“兩極投資”的怪象。在“兩級投資”的影響下,韓國電影要么就是大手筆投入制作影片,要么就是小成本電影只能瓜分剩下的市場份額。在這樣兩極分化式的投資環境下,預計明年韓國電影市場將不會出現令人滿意的票房成績。目前已經排上檔期的韓國電影有《加油站襲擊事件2 》、《像擺脫云彩的月亮一樣》、《食客2》、《方子傳》、《義兄弟》、《苔蘚》等。
有相關人士指出,今年上映的《海云臺》、《國家代表》、《蝙蝠》、《田禹治》等大片都是在去年就著手籌備的影片,按這樣的模式來看,明年要上映的大制作電影在今年就應該公布演員班底或制作計劃了,而到目前為止整個業界還沒有聽到有關大制作的消息。不僅如此,目前正在制作的影片中絕大部分都是小成本電影。因此,整個電影業界都在擔心到明年中期拿什么來刺激韓國票房市場。
歷經危機咸魚翻身的韓國電影明年將怎樣度過,韓國媒體對此事并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