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網獨家授權稿件 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10月2日三套晚播出的《同一首歌》——走進舊金山,是不是該節目的最后的謝幕? 10月9日晚7點30分的《同一首歌》也被換成了《第11屆中韓歌會》,是不是同時宣告該品牌的死刑執行?給觀眾帶來許多歡樂的《同一首歌》,真的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了嗎?
“鮮花曾告訴我你怎樣走過,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個角落。甜蜜的夢啊誰都不會錯過,終于迎來今天這歡聚時刻……”
當熟悉的旋律成為過往,當一切的美好變成回憶,不知你是遺憾,還是困惑。當所有的所有都變得不再重要,當中國最具權威的音樂品牌最具投資潛力媒體轟然倒下,當中國十大文化推動力品牌壽終正寢的時候,帶給喜歡懷舊的廣大觀眾心中的何止是撕心裂肺的傷痛?
忘記歷史就是背叛,讓我們回顧一下《同一首歌》曾經的溫馨時刻。自2000年1月27日創立以來,以制作獨具特色的系列大型演唱會和各類主題、公益演唱會為主,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和好評,收視率一直在央視三套節目中處于領先地位,并且屢創新高。2005年1月23日,《同一首歌》首次走進美國,開創該品牌走向世界的新紀元。2006年元旦播出的《同一首歌》走進沙縣“迎新年百姓樂”收視率高達5.18%,刷新了收視記錄。
所有的輝煌與燦爛,剎那間灰飛煙滅,在殘酷的事實面前顯得那么的脆弱,那么的不堪一擊。殊不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創品牌容易守品牌難。國外百年企業比比皆是,為何我們就容不下一個十年《同一首歌》呢?企業有困難,品牌有危機,關閉絕不是唯一的辦法,為什么不居安思危,找出癥結之所在,收視率下降可以提升,品牌有危機可以解決,為什么采取這種極端的一關了之呢?
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同一首歌》,不是《正大綜藝》,也不是《實話實說》,優勝是市場經濟規律的使然,但劣汰的絕不應該是《同一首歌》。在多元化市場機制面前,央視沒有必要拿名牌欄目開刀,而是要真正敞開胸懷參與市場競爭。在新的品牌沒有創立起來之前,就盲目將一些觀眾喜愛的王牌就地正法,統統“槍斃”,這種關起門來搞欄目改制的做法,不符合民意。丟了西瓜的央視未必就一定能撿到芝麻,望三思。文/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