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薩繆爾·馬斯憑借長片處女作《黎巴嫩》勇擒金獅
《成都,我愛你》導演崔健、陳果
當地時間9月12日,威尼斯電影節舉行了頒獎典禮,最終伊朗導演薩繆爾·馬斯憑借著自己的長片處女作《黎巴嫩》拿下了金獅,這部以嶄新視角反映戰爭的影片以其全新的鏡頭語言和深厚的人文內涵征服了評委,獲得金獅可謂名至實歸。
在閉幕式前,組委會放映了由崔健和陳果聯合指導的閉幕片《成都,我愛你》。這部崔健的觸電作品早已吸引了國內眾多搖滾樂迷的目光。杜海濱的《1428》在地平線單元獲得了最佳紀錄片獎,也從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本屆威尼斯競賽單元沒有內地電影的遺憾。
中東電影,集體爆發
九年前,伊朗導演賈法·帕納西以自己的影片《生命的圓圈》拿下了金獅獎之后,中東地區的電影幾乎就在世界影壇上銷聲匿跡了。除了阿巴斯偶爾還會在中東拍攝一兩部短片之外,很多導演都跑到了歐洲,甚至是好萊塢尋求更大的電影市場。這么做,有兩個弊端,一是脫離了中東地區嚴格的電影審查制度,導演雖然獲得了更大的創作上的自由度,同時失去的還有他們的靈感--那種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智慧;二是在資本主義國家,電影是要賣錢的,導演會漸漸喪失自己的風格,轉而去學習商業片的拍攝方式。
[page_break]
薩繆爾·馬斯親吻金獅獎座
不過前幾年的伊朗題材的動畫片《我在伊朗長大》和去年的以色列動畫電影《和巴拉什跳華爾茲》又讓人們看到了中東電影的希望。今年,年輕的以色列導演薩繆爾·馬斯帶領著自己的處女作《黎巴嫩》出征威尼斯。在這部電影里,導演著力于刻畫80年代黎巴嫩戰爭中的一個小悲劇。4個坦克兵,將坦克開進了敵軍的領地,因為和部隊失去了聯系,這些20歲出頭的年輕士兵分不清出現在瞄準鏡里的人是軍人還是平民--于是一項簡單的軍事任務演變成了一場士兵針對平民的屠殺。影片和《和巴拉什跳華爾茲》均取材于同一次戰爭,甚至連影片的主題都是對屠殺平民的反思。影片的鏡頭語言非常富有新意,幾個坦克兵蜷縮在坦克內,他們觀察世界的方法只有通過瞄準鏡。于是在這種充滿象征和諷刺的鏡頭中,所有的人都是他們的獵物,所有的人都是“敵人”。通過這個鏡頭,導演一再強調了戰爭對人的異化,對人性的摧殘和對良知的抹殺。這樣一部思想深刻,電影語匯完善的影片,獲得金獅也是當之無愧。《好萊塢報道》這么評價影片:“《黎巴嫩》也許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反英雄主義的電影,在影片里,沒有人對戰爭有興趣,沒有人是天生的好戰分子,讓這樣一群人去打仗的確具有極強的諷刺意味”。
[page_break]
以色列裔女導演謝琳·奈莎特獲最佳導演銀獅獎
以色列裔的女導演謝琳·奈莎特的處女作《沒有男人的女人》獲得最佳導演獎。在這部從禁書改編而來的影片中,史林·奈莎探討了宿命和抗爭的主題。影片通過女性的視角,給觀眾展示了發生在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對普通伊朗人生活和信仰的影響。其實從《我在伊朗長大》中就可以看出來,伊朗的年輕人和全世界的年輕人一樣喜歡可口可樂、喜歡匡威的帆布鞋、喜歡搖滾樂--那么這些西方資本主義的文化符號會對伊朗人的信仰產生什么影響?在史林·奈莎的電影中,她也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問題。早在10年前,史林·奈莎便憑借自己的大型裝置藝術作品《狂暴》獲得了威尼斯雙年展的金獅獎。這次的最佳導演銀獅是對這個多才多藝的伊朗年輕人的再一次肯定。
[page_break]
第66屆威尼斯電影節完全獲獎名單
主競賽單元
最佳影片金獅獎:《黎巴嫩》
評委會大獎: 《心靈廚房》
最佳處女作獎: 《遭遇》
最佳導演: 謝琳·奈沙特(《沒有男人的女人》)
最佳男演員獎: 科林·費斯(《單身男人》)
最佳女演員獎: 克塞妮婭·拉帕波特(《雙重時間》)
最佳編劇獎: 托德·索倫茲(《戰時生活》)
最佳新人獎: 捷斯米·特麗卡(《偉大的夢想》)
最佳布景獎: 希爾弗·奧里維《無主之人》
地平線單元獲獎名單
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大獎 《遭遇》
新聞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