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梁朝偉和張曼玉,王家衛要塑造《花樣年華》里的時代怕是要難很多
《花樣年華》故事的精神內核依然與王家衛以往影片中傳遞出的現代都市人與人之間的疏離隔閡一脈相承。因為故事挪到了60年代的香港,這份寂寞與無奈就多了一縷歲月久陳的熏香。在輕柔舒緩的慢三步音樂聲中,電影就像一部老片子緩緩拉開了大幕,乍入眼簾的是張曼玉玲瓏的腰身與千變萬化的旗袍,她裊娜行走如彩翼斑斕的蝴蝶,同樣的細小脆弱,從頭到尾,這位心境復雜的少婦始終保持著她的美麗與從容。
影片中,張曼玉和梁朝偉的演出非常成功。他們所表現的困惑、迷茫、逃避、失落和無奈的精神狀態確實讓我們領會到了60年代香港的道德傳統對于中年一代的束縛和桎梏。這一文化氛圍也就注定了張梁二人悲涼、無奈、痛苦的結局。張曼玉的內心世界渴望一份屬于自己的真實感情,但是當現實真的降臨到她身上的時候,她卻顯得倉皇失措,六神無主,反而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了。可以說,她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女人,道德、貞操、傳統重于她的生命,這是那個時代的產物,我們愛莫能助。
[page_break]
花樣年華中張曼玉與梁朝偉的曖昧試探
《花樣年華》在服裝花色和場景陳設上是不避俗麗的。例如蘇麗珍的一件綠葉配藍紅紫色花的旗袍,還有旅館長廊上的艷紅窗幔,簡直不能想像放在其他地方或做成另種衣服會有多么駭人的效果,不知道張叔平在使用的時候有沒有一點猶豫掙扎,總之他理所當然地用了,居然顯得那么醒目卻穩妥;甚至擺明了是要“玩”一下,但玩得真好!
相對于梁朝偉在戲里僅有的3套西裝,張曼玉的26件旗袍真可謂是滿園春色。60年代女子固然不會除了旗袍沒有別的選擇,像《阿飛正傳》的蘇麗珍和咪咪,就是洋裝、衫裙居家過日子,不過《花樣年華》的蘇麗珍是已婚的職業婦女,在船務公司擔任秘書,穿著既要光鮮亮眼,又要得體大方,旗袍似乎是首選。
加上旗袍纖細合度的剪裁,令張曼玉勻稱的身材顯得更為玲瓏有致,走起路來搖曳生姿。特別是王家衛從她的背部運用慢動作鏡頭,更展現出女性獨有的美感, 每次出現都艷驚四座。像蘇麗珍這樣一位冷香端凝的女子,從頭到尾都被26件花團錦簇的旗袍密密實實地包裹著,卻不知道穿在身上的是自己赤裸裸的秘密與深情。美術指導張叔平就如此精準地設計了《花樣年華》,設計了周慕云和蘇麗珍——與其說是他重現了60年代,不如說是他營造了某種疑似60年代的氛圍。讓人物置身其間,擦肩而過也好,曖昧試探也好,又或者動情、壓抑、掙扎、感傷,都令人死心塌地相信:這些果真就是60年代的人與事。
[page_break]
張曼玉在戲中強壓凄涼的內斂演技精彩動人,與梁朝偉產生的化學效應使影片增色不少
對于《花樣年華》中為什么要換那么多套服裝,張曼玉說:“最開始我是不知情的。戲一直都拍不完,又不時停拍,有些景又是后加的,原有的衣服又不合適,于是又挑合適的布再做,就這樣愈做愈多了。我起初怕像時裝表演,觀眾會看衣服多過看戲,但后來我才明白,要不是這批衣服,觀眾就看不出戲中時間的流程了。因為戲取景都是在屋內,或者上下樓梯之類,很少有外景。如果我不換衣服,觀眾就會混淆了。”
“穿旗袍加高跟鞋,感覺很累很苦,但是到后來再回頭看,原來又是那么的美。”談起片中旗袍,張曼玉說剛開始穿旗袍很辛苦,不過時間久了,她覺得旗袍特有女人味,所以還挺享受的。正是這些旗袍幫她找到了60年代上海女人的感覺和味道。不過,在她的理解中,這些美不勝收的旗袍又代表另一層意思:“戲里的我是個理想主義者,想做個好老婆、好秘書、好鄰居,所以內向又遮遮掩掩,總想穿得美一些,用外表的美去遮掩內心的事。”
“這樣用戲服去局限一個角色,你以前試過嗎?”
“以前試過,但這次的感受最強烈。阮玲玉是歷史上出現過的真人,而且是只穿旗袍的,所以一定要穿。但蘇麗珍只是一個平凡的女人。其實她穿什么都可以,只不過張叔平想拍一部全旗袍的戲而已。因為旗袍這種傳統服裝含蓄又帶有一絲挑逗的美感,在戲中能被表現得很唯美。”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