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陰影
童年的不幸 注定悲劇人生
邁克爾·杰克遜 死亡檔案之二
童年的不幸 注定悲劇人生
分析人:北京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 徐凱文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心理學博士 張怡筠
邁克爾·杰克遜5歲就開始登臺,完全沒有童年。在接受采訪時他曾說:一次去南美登臺,當準備開車時他躲了起來,一面躲一面哭。他實在不想登臺,他想玩。小時候經常挨打,非常害怕父親,甚至父親朝他看一眼都嚇得魂飛魄散。有時父親來看他,他就惡心,甚至開始作嘔。
金錢等于幸福嗎?成功等于幸福嗎?邁克爾·杰克遜的一生給出了完全否定的答案!
一個人兒童時代的成長經歷將會決定他的一生是否幸福,或者是否能夠抓住幸福。每個人并非天生就擁有獨立、完整的人格,我們能否走上自信、自愛之路,都與最初照顧我們的父母密不可分。只有得到透過愛的眼睛被認識、被接受的體驗,我們才能學會愛自己。
所以,一個孩子不會天生就自卑。對于很多成功的成年人,如果得不到親人的關愛,那么即使擁有了超人的才能、無盡的財富,也不能彌補內心的空洞。缺乏安全感,難以信任他人,認為自己沒有價值,巨大的孤獨感,自卑充斥在內心。很多人會拼命從外在尋找解救的方法,比如,努力工作瘋狂賺錢,獲取更大的權力,尋求更多的性關系,但這些都不能根本解決問題。邁克爾·杰克遜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從男孩的成長過程來看,男孩一般是從父親那里學習如何成長為一個男人的。可惜的是邁克爾·杰克遜的父親完全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小時候的杰克遜無法認同他的父親,因此他找不到自我成長的樣本。
童年的缺失讓他成了一個被剝奪了心理成長的天才。雖然他的身體和才能不斷地成熟,可心理年齡卻永遠停留在了兒童時代。這可以從后來杰克遜的許多不可思議的行為中得到印證,比如擁有巨大財富,卻不會管理和使用而導致債臺高筑;建造了龐大的夢幻島來彌補童年的缺失;兩次短暫、離奇的婚姻;吸毒、濫用藥物,特別是對整容的瘋狂態度,都是他尋找自我及解決內心痛苦和孤獨感的方法,可惜都是失敗的方法。
童年期親子之間的親密關系是一個人一生心理健康的基礎,童年的創傷和剝奪會在一個人心靈上形成巨大的空洞。成年后,有的人用成就填,或者用權力填、用金錢填,但最終會發現難以填滿,這時絕望和孤獨的痛苦會慢慢蔓延開來。其實治愈這種痛苦的良藥只有一種,那就是新的親密關系,或者說,愛。如果杰克遜還活著,他的生活也仍將是一場悲劇,拯救他的最好方法只有長期的心理治療。
[page_break]
welcome
[page_break]
火車和房子
[page_break]
小橋
[page_break]
流水
[page_break]
旋轉木馬和摩天輪
[page_break]
[page_break]
[page_br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