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要執導的電視劇處女作是《熊貓人》,劇中主人公是兩個身懷絕技、打抱不平的熊貓人——熊貓俠和熊貓超人。一看到這個消息,有點哭笑不得,你簡直不知道他要跟哪門子風,到底是《功夫熊貓》還是《蜘蛛俠》抑或是《超人》。從造型上看,有三者全跟的可能。從商業上來,應該是跟著《功夫熊貓》的旋風。或者說,是借勢熊貓這個形象在中國的特殊地位——由于《功夫熊貓》率先被好萊塢搶了先,估計中國的電影人后悔沒有早下手。
連周杰倫這種貌似意氣風發的新導演一出手都走跟風的老路子,就可明白此風之盛了。其實他主演的《大灌籃》里拷貝周星馳的《少林足球》,不見損失反而賺了票房,應該使他明白抄襲的妙處了。像《我的野蠻婆婆》這種抄襲創意的題材,就更是數不勝數。
我曾見過一些編劇或者策劃人如何討論選題,腦子里裝著巨多的模本,說結構應該模仿哪個,創意來自于哪個熱門劇,名曰借鑒,實際上做的是拼湊的工作。很少有感悟自生活中哪個事件的,很少人是從生活原創的出發點來談論一個本子的——所以出現這種問題是因為從業人員并沒有吃透編劇的技術,在商業壓力下沒有自個兒耍的勇氣。所以,影視圈大量忙活的是傍的路線,在商業上也許保險。當前傍的熱門,當屬《三國》,這是借祖宗的創意。
《三國》是四大名著里寫得最不成熟的一部,作者太偏頗,適得其反,寫劉備仁義卻近乎虛偽,寫諸葛妙算卻近于妖,其他人物,極端的臉譜化。但是,臉譜化有個好處,易于流傳,因此這一鍋被作者煮爛的粥,反而被沒有牙口的大眾所喜歡,被當下的影視界拿來一煮再煮,從《見龍卸甲》《赤壁》到電視劇《三國》,等于把祖先放進銀行吃利息。
走續集路線也是傍的一種方式,但這個比較靠譜些,因為原創在前,只是要把這一題材吃盡做死而已,所以顯得不那么惡心。而且還有走續集路線走得很成功的,比如007系列。因此,依我看來,吃不吃軟飯,標準在于有沒有原創精神。找一耳熟能詳的題材,傍個家喻戶曉的形象,商業上也許可以解釋為找個及格線依靠一把。但對于創作者而言,如果依賴在這里,必然失去創新的勇氣。
因此,我談這個話題的緣起在于:如今影視圈有太多討巧的選題方式,大資金都砸到那里去了。不論是新三國、新紅樓還是新西游,很難說是舊瓶新酒,基本是舊瓶舊酒,貼個新商標而已。而赤裸裸的跟風題材、一點不用腦子的,就更別提了。在這一番熱鬧背后,我們看到一種創新勇氣的缺失。
吃軟飯當然屬于一種創作的方式,吃政策形式的軟飯、吃歷史的軟飯、吃大眾流行的軟飯,從商業的角度來說,吃軟飯是正確的,保險的,往往能造就商業英雄。但是敢啃“獨創”這根骨頭的,才可稱為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