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表示,央視CCTV1-CCTV12等頻道完全使用英文并不規范。央視回應稱,臺標已經延續了數十年,非常珍貴,不可能輕易更改。(2月4日《京華時報》)
作為一個幾十年的老字號,從商業價值來看,央視臺標價值確實不菲。
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有關于“廣播、電影、電視用語用字”,“應當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基本的用語用字”的規定。作為國家電視臺,央視應自覺恪守規范,以便其他電視臺見賢思齊。
且在當前語境下,央視還肩負著一定社會公共責任,如推廣漢語文化等。使用中文臺標顯然更符合這一要求。從長遠來看,央視若能規范臺標,則其商業價值未必見損,或許更得民心,也未可知。
再者,即使對央視來說,變更臺標也不是沒有先例:去年奧運期間,“CCTV5”就曾改為“CCTV奧運”頻道。由此觀之,小小的臺標修改,不會造成什么實質性損害。現在央視不愿更改,可能是受文化心理因素影響。
當初,選用英文作為臺標,源于那時特定的歷史語境。當時以英文作臺標,可能被看成與國際接軌的前衛之舉。現在來看,這看法未免顯得膚淺而蹩腳。何況,國際慣例是,國際知名電視機構都用本國文字或拼音字母縮寫形式。所以,央視以國語作臺標,才是真與國際接軌。這既能讓人看著親切,又體現出我們的文化自信。
月皓云瀚,漢字江河流淌。漢字讓國人詩意地棲居于這顆星球。我們不排斥學習英文,畢竟多掌握一門語言就多推開了一扇觀察世界的窗子。但央視拒絕改臺標,卻不等于學習外來文化。因為這是不能混談的兩碼事。
央視若能改一個有中國文化寓意的臺標,其實只是抹掉了人類文明叢林里,一個不合時宜的英文水印。因為,人類的發展,最終不會只剩下一種講英文的動物。即便一個臺標的意義有限,但一個漢字化的臺標卻也是中華文明血管中一滴滾燙的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