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夏天,寧浩憑借《瘋狂的石頭》異軍突起,成功引爆內地小成本電影的創作活力,并且在新生代電影人之中率先全面擁抱市場和類型電影,《瘋狂的賽車》好事多磨且將瘋狂的社會現象引發的黑色幽默展示到底。這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卻有著一種驚人的力道。在2008年的某個寒夜看片之前,就早已知道電影講人性惡,比上一部更加瘋狂,幾乎完全放棄了溫情,絕對不含情脈脈,假設沒有政策性限制,幾乎就要出現《精銳部隊》和《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的底層沉淀。
電影完場之后的座談會上,有很多影評人和業內人士大扯娛樂性和金融危機之間的關系,吊詭的很。這部電影確實在講“人性惡”,或者說是人性利己,整部電影比《瘋狂的石頭》更加灰暗,當然也是更加精彩。《瘋狂的賽車》是寧浩導演生涯中非常重要的電影,確切說是第一部膠片電影。《瘋狂的賽車》在黑色幽默方面,于華語電影中顯得很是突出。電影選擇了福建廈門,與城市的生活化煙火氣息濃厚不同,這個城市有著更多的商業化宣傳,人流也比成都更加雜亂和國際化,來自四面八方的司機、殺手、販毒者等等,穿行在當地不同的標志性建筑物之中。瘋狂的寧浩之超級試驗,其實有著兩大原則做基礎,一是隱藏在狂歡敘事深處的善惡因果報應,壞人終究會“多行不義必自斃”;二是絕大多數角色都是大話狂,不由自主的說著假話,在商業社會中沒有底線的生存,當前錯不在社會體制,而是眾多的社會角色還沒有尋找到合適的位置。整部電影透出自得其樂的開心快樂的氣息,令人看得眉飛色舞忍俊不禁。
因為與麥當娜大姐的無望歲月的纏斗,蓋·里奇的功夫已經廢掉多半。作為寧浩的學習對象,如今已然沒有銳氣可以與寧浩相比。因為中國的電影國情不同,《瘋狂的賽車》已經被刪改多次,但是2008年的環球亂世,呈現出一種看不到盡頭的大時代局面,對于電影觀眾而言,寧浩的電影是有著多種難以說清的情緒在其中發酵、膨脹最終宣泄出來。為什么講蓋·里奇拍不出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國沒有中國復雜,中國的現實狀況就好比喜馬拉雅山脈,只需要非常短的直線距離就存在著多種氣候帶。
《瘋狂的賽車》的街道上,有著層次不一的樓房和居民,中國的城市不像紐約和倫敦那么發達,但也絕不會是孟買和里約熱內盧那樣有著大片的貧民窟,富豪、中產、平民等等是一種共生關系,而且彼此可以轉化、變身,黃渤本來是字形成銀牌運動員,不慎藥檢為陽性之后下崗再就業成為貨柜車司機,而九孔則忽悠腎白銀等各種貌似具有春藥的“保健品”,其他諸如泰國走私毒品、臺灣持槍黑幫等人員,則是中國快速發展的GDP之必然的代價。所謂金磚四國在金融危機之前表現不一,盡管不能從中國、印度、巴西和俄羅斯出品的電影中所表現的影像來判斷各國的真實情況,但是相信一定反映了相當部分的真實。俄羅斯和巴西的特種警察在執行任務,印度人和中國人一樣熱衷于“開心辭典”和房地產,這四大國的人口占據了世界一半以上,每個人都匆忙的生活著,被生活搬家的人生,如賽車般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