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中國娛樂網!
央視開年大戲意外由《走西口》頂下《人間正道是滄桑》。據現代快報報導,《走西口》雖然號稱“結合《喬家大院》的年代感和《闖關東》的拚搏精神”,但是剛一登場就把“我”都說成了“額”,還出現了將“三民主義”錯誤解釋的硬傷,讓觀眾汗顏不已,一時網上口水四起。
據報導,《走西口》講述的是山西晉商的故事,服裝和取景也都力圖顯現出“山西特色”。唯獨讓觀眾受不了的是,全劇臺詞都采用普通話,唯獨把“我”都說成了“額”,單單一個字的山西發音在普通話臺詞當中分外刺耳。
除了口音引起觀眾的反感之外,“年代戲”路線的《走西口》剛剛播出就被心細眼尖的觀眾挑出了硬傷。
報導指出,最大的謬誤來自于劇情對“三民主義”的篡改。在《走西口》中,劇中人把“三民主義”的“民族、民權、民生”改成“‘民主’、民權、民生”,還給了新的解釋:“什么是‘民主’?就是‘推翻帝制’,創建‘民主國家’。”不同于孫中山主張的“三民主義”。這樣的概念性錯誤引起板磚一片:“既然寫這個題材,編劇就該做好功課,不知道他們是根據自己新的理解寫了這樣的臺詞,還是學術硬傷?”
此外,劇中詮釋的“走西口文化”也讓熟悉晉商歷史的觀眾很不滿意:“走西口”指的是從明中到清末,晉商到西口外發展商業貿易的歷史現象;“西口”指的則是山西省諸長城關口。
報導稱,有網民認為導演和編劇不懂“走西口”:“這是一段厚重的中國移民史,但是《走西口》仍然把敘述重點放在人倫顛倒、宅門恩怨和快意江湖上,沒有體現出普通移民的辛酸和移民史的波瀾壯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