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衣怒馬,年少多金。這是我們年少時對自己的期望,也成了現在我們對大片的期望,畫面要好,情緒要烈,主角要帥,投資要大,而一部《武術之少年行》,卻反其道而行,看主創、看畫面、看情節,看投資,都找不到那種壯懷激烈的感覺,是悲,還是喜?或者這種反其道也是另一種拓展國內電影的新形式?
電影氣場
給你真實的拳拳到肉
這是個浮躁的年代,浮躁在于馬路上隔三岔五的修路機,報紙上成千上萬的八卦新聞以及電影中毫無內涵的博君一笑,浮躁得久了,再看那些正經得想把你浸進去的電影便覺得渾身不自在,并豪言:我們是來找樂的。
之前不知道《武術之少年行》是抄的人家李白同志的創意,心道這個名字是不是有些平淡到家了?后來看到那首詩,“擊筑飲美酒”,頓生一股寒意,熱烈與平淡竟相隔這么近。
電影還是可看的,當然不是看那個翻跟頭越來越艱難的洪金寶,也不是瞧著人家帥哥美女去的,這部電影想看的只有兩個字,“武術”,片名上都寫著呢。
小時候看《少林寺》,出不了家的我們只能每日哼哼哈嘿地耍耍竹竿,順便掏兩個馬蜂窩,那時候就在羨慕那些真正練武的人到底是個什么樣的,究竟兩根手指能不能杵地倒立,后來看功夫電影,看慣了飛天神功,也隱隱對所謂功夫懷疑起來,那些功夫,僅僅是表演?《武術》終于給了我們一個答案,空中轉身720度不再是體操運動員的專利,一拳打死個大象也是有可能的,應該說,這部電影呈現的,是真正的武術生存,撇去了刀光劍影,沒有任何替身特技,武術,也可以打得那么好看!
故事其實是不重要的,就像看《企業戰士》,我們看的是武術這門學問,看的是少年意氣,看拍攝花絮時看到一個個受傷的演員,便不覺一陣羨慕:如果說哪部電影真正是拼了命去拍的,那么,這算一部。
電影相對論
三部武術電影爭鋒,誰能勝出?
一部關于武術的電影你想看的是什么?殘殺、兇狠,有《狼牙之阿布》,吳京聲稱這次要玩到極致;明星、絢目,有《奪標》,看得出來這部同樣講述競技的電影花了不少銀子;真實、功夫,那么,就只有《武術》了。
看得出來,這樣的題材很新鮮,卻往往不受矚目,幾年前徐克也似模似樣地搞了部電影散打的電影,連名字都如出一轍,干脆叫《散打》,用了一幫正規的散打高手,然而卻一敗涂地,只留了首主題歌,后來伍佰把這首《唯一的自我》唱成了“10元大甩賣”店必備歌曲。由此來看,這部叫《武術》的電影要想大紅大紫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盡管有成龍做監制,但似乎別的和他沒有太大的關系,只說了句“武打明星出內地”供人們做談資。但最近武術的熱潮真是不容小看的,自從出了個《功夫熊貓》,大大小小的電影都喜歡湊這個熱鬧,光是關于武術純正的電影出了三部,還不算之前打擦邊球的《精武門》之流,在這樣的前提下,雖然《武術》在吸引眼球方面不及其他兩部,但鷂子翻身,也未必不是可能。
電影縱橫術
放下慣性才能出新意
電影講究視覺沖擊,武術講究一招制勝,電影和武術的交集是江湖上的恩恩怨怨,所謂刀光劍影,廝殺拼搶,非得弄出點人命。電影和武術的側面卻是平淡的,這邊沒頭沒腦地搞文藝,那邊十年如一日地打坐練武,你拿了冠軍,還是去澡堂子搓背的料。我們平常沒想過這樣的平淡也能入電影,常常這樣的過程是被幾秒鐘的群體練武場面所替代,而這次,居然真的要把各種功夫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了,人家練得辛苦萬分,您看得平靜異常,甚至有點小感動,為什么?
所以說,如今的電影其實也是走的程式化路線,什么題材就拍什么樣的電影,已經很久沒變過了,有人說這就是電影語言,如果是,那也是很多年前創造的電影語言,既然那幫人能創造出那個時代的電影語言,這個時代的人又如何不可?皮克斯的動畫上映的時候不也有人說那是自掘墳墓糟糕透頂嗎?結果它紅便了整個地球。
所以,把浮躁全部都放下吧,把慣性拋到一邊,也許,這是一次驚喜也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