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期間,熒屏上火了一部《丑女無敵》。顧名思義,這部劇的最大噱頭就是“丑女”二字。丑角的歷史源遠流長,這個“林無敵”跟前輩和同儕們比,有些什么特質?
按傳統來說,影視中的丑男和丑女主要是搞怪造笑的,但也有一段時間,中國的銀幕和熒屏上“丑星”挑起了正劇的大梁。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英俊小生唐國強和馬曉偉等人在觀眾中失寵,而葛優、李保田、姜文等人變得炙手可熱,葛優的《活著》、李保田的《菊豆》、姜文的《北京人在紐約》,無一不是有內涵的好作品。當然,“丑星”的搞笑本色仍然發揮得淋漓盡致。葛優在《圍城》中演的李梅亭看人時白眼球多、黑眼球少,始終是一副好色吝嗇、猥瑣欠扁的樣子,而他在《編輯部的故事》里一張好嘴吧嗒吧嗒能把天上的月亮說下來。用馮小剛的話說,想不笑,你得打麻藥。梁天在《我愛我家》里扮演的志新是個無業游民,要沒有他顧頭不顧腚的表演,“我家”里的歡笑得折損1/3。
也是在這個時候,另一撥熒屏丑星從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以集團軍的姿態崛起了,這就是以趙本山為首的小品群星。在趙老師之前,電影明星陳佩斯已然猛龍過江上晚會,以一顆錚亮的頭顱把小品這個形式給全國人民普及了。趙本山在1990年以《相親》里的徐老蔫登上春晚,很快就以獨特的逗樂語匯和舍我其誰的霸氣成為春晚的男一號。在趙老師旗下,聚集著馮鞏、郭達、潘長江、郭冬臨等大把的特色長相之人,他們上躥下跳、裝傻充愣、出盡法寶,每年都在除夕之夜把百姓逗得樂不可支。
與“丑男”們在影視和小品中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相比,“丑女”們的天地窄得多。她們多數時候被導演當作整盤菜的作料,沒事的時候就隨便撒幾下。比如說周星馳就性好在片中“糟踐”女生,《百變星君》里,梁詠琪以“四眼鋼牙”的面目出現,與周星星斗氣放對。《食神》里,莫文蔚成了“雙刀火雞”,那已經不是扮丑而接近毀容了。不過,這些片子當中的丑女都留著“烏雞變鳳凰”的后手,梁詠琪摘掉眼鏡和牙箍后,一轉眼就出落成了身材高挑、氣質高貴的富家公主,而莫文蔚在最后出現時也整形成功,露出幾分女性的迷人風采。
近年來,“丑男”和“丑女”開始向青春勵志劇開疆拓土。最著名的“丑男”當然是王寶強,當他叫“鳳鳴”的時候,他是一部黑色電影《盲井》中無辜的羔羊;當他還叫“傻根”的時候,他是天真地以為《天下無賊》的民工;當他叫上“許三多”的時候,他就成了一部“不拋棄,不放棄”的軍人傳奇的男一號。在《士兵突擊》中,王寶強的別致外形、做派和口音仍然時時帶來笑聲,可是漸漸的,觀眾就被他的一種名叫“相信”的氣場給感染了。他相信自己一人能給邊遠的“五班”修一條好路,他相信并不真的拿他當朋友的成才,他相信鋼七連解散以后一個人的堅守仍然有意義,他相信教官設置的模擬情境是真的,自己必須殺出一條血路。當絕大多數人都不再相信誠信和夢想的時候,他相信。他相信出了一片高天闊海,并且沒有出現底虛氣弱的跡象和生硬拔高的馬腳,他讓我們領略了“相信”這種稀缺品質所能創造的價值。
此刻,“丑女”們也爭先恐后地走上了勵志之路。韓國的“金三順”長相平淡,也不苗條,個性馬虎,笑料無數,可她好奇心強、百折不撓,不但在心理上給觀眾以親近感,最終上演了“丑女奇緣”。美國的丑女貝蒂其貌不揚,但自信、聰明、工作努力,辛苦打拼成為時尚界和出版界的強人。中國的《丑女無敵》,沿襲了貝蒂的大眼鏡和金剛牙套,故事也是勵志路線安排的:畢業于重點大學金融專業的女研究生林無敵,因為相貌問題,屢次求職受挫。但家庭經濟的困難讓她不得不愈挫愈勇,在廣告界奮力求生。然而這版丑女僅得其形未得其神,個性好吃懶做,表演夸張造作,情節生搬硬造,觀眾無法進入認同和勵志的軌道,只是一次又一次被雷中、驚煞、笑倒。
顯然,國內的“丑男”勵志戲已經由《士兵突擊》建立了行業標準,而“丑女”勵志戲則畫虎不成反類犬,成了一部足與《天仙配》和《魔幻手機》媲美的突兀笑片。說實話,打造“許三多”是需要情懷的,而“林無敵”不過是販賣國外名劇的商業快餐,兩者不具備可比性。對于后者來說,收視率就是硬道理,關注度就是定盤星,別的也無需多說了。
李星文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