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氣逼人,這是站在場上的張寧給予對手的感覺;寧靜致遠,這是走下賽場后的張寧給予大家的感覺。一個“寧”字被她詮釋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味道,卻把每一種都演繹的淋漓盡致。17歲的淚水,悔恨摻雜著不甘;27歲的淚水,解脫摻雜著釋放;33歲的淚水,是老而彌堅的幸福喜悅。有一種堅強叫做張寧,張寧在做客《2008,我們的冠軍》節目時,眾娛網小編有幸體會了她的10年艱辛。
17歲的眼淚:少年不知成長的代價
1994年,張寧17歲,與13歲的張海麗隔網而站,那一次張寧輸得很慘,因為她的失利,中國女隊輸掉了那一屆的尤伯杯,等待張寧的是長達十年替補命運的開始,“中國羽球罪人”的名號就這么壓在了她幼小的心上,那個夜晚,她輾轉難眠,她想不明白自己為什么輸給了小了自己4歲的對手,更想不明白命運為何如此造物弄人。很多年以后,張寧還是對那個夜晚記憶由心,也許這是那樣的一個夜晚,才讓她明白了什么叫做失敗,也是那樣一個夜晚讓她體會到了成長的代價,其實張寧自己很感謝17歲時候的那一場失利,用她自己的話說:“是那一場失敗,成就了我現在的成功”。
27歲的眼淚:十年,淡然復仇淡然解脫
中國人有句老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當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女單決賽的賽場上,張寧再次和張海麗一網之隔的時候,時光隧道仿佛帶著人們回到了十年前,一場比賽只有兩種結果,可對于張寧和張海麗來說,結果只有一個,無論成敗,都將終結這場十年的對決,“我只想拼盡全力”這是張寧賽后對這場比賽的總結。同樣的爭奪冠軍,同樣的人,同樣的生死之戰,不同的是,張寧贏了,贏了十年的恩怨,贏了所有人的尊重,贏得了解脫。
33歲的眼淚:那一刻的喜悅無法言語
終結了十年的對決后,張海麗選擇了退役,結婚生子過起了幸福的生活,而大她三歲的張寧,卻依然選擇了繼續戰斗。對于一個運動員來說“退役”這個詞常常帶著酸澀的滋味,可是張寧卻從來不這么覺得,“我常常想到退役,不順利的那幾年,我就想過,可能我就是這樣的平常,注定無法成功,不如選擇退役。”可是張寧還是一直一直的堅持著,和她同期的葉釗穎早已經退出賽場,她的對手們早已經過上了另外一種生活,只有張寧,依舊跟小她幾屆的隊員們在一起訓練、比賽,哪怕只是一個替補。張寧總說“機會是自己爭取的。”十幾年的堅持讓她等到了機會,而且是連續兩次機會的垂青,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得到機會,不是每個得到機會的人都能把握住機會,壯哉張寧,她得到而且得到的如此受人尊敬。
感謝教練、感謝老公
戰勝謝杏芳得到第二個奧運會單打冠軍后,張寧緩緩的跪地,淚如雨下。她真誠的在心里感謝著十幾年的羽毛球生涯,感謝這個賽場給她的一切。
“我的金牌不是我一個人的,他屬于我的教練。”對于李永波,張寧覺得只有“謝謝”能夠詮釋她的全部感謝。“如果沒有李導當時堅持選擇了33歲的我,我想我絕對不會有現在的成功。我只有用一枚金牌去感謝他,還好我成功了。”
而說起老公于洋,張寧的眼中慢慢閃出淚光,“如果沒有他的支持,我不會走到現在,我的金牌里,有一半都是他的,他有足夠的理由讓我放棄,但他從來沒有說過。”此時的張寧不再是那個頂著冠軍榮譽的運動員,而是一個幸福的女人。
對于未來,張寧充滿期待,也許下一次,張寧的眼淚將會迎來她盼望已久的新的生命,“我喜歡雙胞胎,最好能生個龍鳳胎。但我不會離開羽毛球,我想當個教練,把我十幾年的經驗交給別人,我會覺得很幸福。”祝福張寧,祝福這個33歲的老將,祝福這個沉浸在幸福中的女人。
請繼續關注眾娛網帶給大家的奧運英雄之幕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