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揭秘 成長故事 楊文軍3進3出國家隊
“孟楊”性格不合
分久必合再度衛冕
賽場上的“孟楊”組合威不可擋,但其實很少人知道,他們兩人在現實中只做搭檔卻從來不是朋友。孟關良右舷劃槳,楊文軍左舷發力,他們是天生的對手,平日訓練里甚至很少交流;縱使作為搭檔他們歷史性地奪得了雅典奧運會金牌,那一刻孟關良和楊文軍并沒有像其他隊友一樣擁抱在一起,他們選擇了各自對天長嘯。
雅典奧運會后,兩人沒有再進行配合,至于其中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缺少必要的溝通。兩人的技術能力根本不是問題,在默契度上也不是問題。2005年世界杯上,他們兩個在一年沒配艇的情況下,配艇四堂課就劃出好成績,可見他們在雅典奧運會前培養的默契度已經深深在兩人心里植根。但是默契不等于溝通,他們日常關系不錯,但是溝通卻很少,因為個性的迥異。“兩個人都可以有主見,但思想必須統一。”孟關良說。楊文軍也表示,兩個人必須同時放棄一些東西,都要做出犧牲,才能更好地融合到一起,就像雅典奧運會前一樣。
正為這種默契,在昨天的決賽上兩人再次為祖國贏得了榮譽,讓北京順義的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再次成為了歡樂的海洋。
孟關良是魯迅老鄉
幼時曾愛劃烏篷船
昨天孟關良和楊文軍配合,衛冕男子雙人劃艇500米的金牌。而說起孟關良在劃艇方面的天賦,想必跟他從小就會劃烏篷船有一定的聯系。
孟家住在離魯迅故鄉紹興東湖景區不遠的東湖鄉,那里水域寬廣,水流眾多。早幾年,交通還不便利的時候,大家要走個街,串個戶,主要還得靠那烏篷船來來回回,那里的男丁也大都會撐船。孟關良的爺爺孟陸八曾經就是一名船工,父親孟張壽也做過水運,經常跟著父親出出入入的孟關良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劃船。
據孟關良母親介紹,兒子剛剛9歲大,便能撐得一艘大的烏篷船,臂力驚人。1986年的時候,孟家打算在附近蓋一棟新房子,但包括河沙等原材料,必須得到離東湖還有很長一段距離的鄰鎮去弄回來。當時還只有10歲的孟關良便和母親兩人,搖著碩大的烏篷船過去了,來回2個多小時的路程,母子倆輪番上陣,沒過多少工夫,這新房子就蓋了起來。
曾與孟關良是競爭對手
“孟楊”組合給外人的印象往往是兩個人無比默契和無比親密。但是,孟關良/楊文軍這對搭檔之前并非如此。此前的國家集訓隊中,兩個人頗有“一山難容二虎”的感覺。首先,在教練決定讓兩個人搭檔時,小將楊文軍的腦子里想的是“二號位只有跟著前面劃的份”。
在孟關良和楊文軍搭檔以前,國家隊內孟關良一直都是楊文軍趕超的對象,他們兩個人平日訓練里甚至很少交流。孟關良是國家隊的老大哥,且有著雄厚的實力。不過,2002年楊文軍進入國家隊,讓原本毫無懸念的劃艇比賽增色不少。
身高177cm的楊文軍在肌肉的力量上并不占優勢,但剛到國家隊幾個月的楊文軍就對孟關良形成了威脅。如此一來,孟關良更加刻苦訓練,以保持自己的優勢。而一向不服輸的楊文軍,也一直不愿接受總是輸給孟關良的現實,自從17歲進入國家隊以來,孟關良不敗的神話就是他運動生涯中的一個陰影,而超越則是他最大的理想。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就是對手,而對手是沒有友誼的。楊文軍爭強好勝的性格終于激起了自己潛在的實力。三次被送回省隊,三次又因為成績進步重新回來。起起落落的經歷中,楊文軍終于在2002年全國冠軍賽中以微弱的優勢第一次贏了孟關良。
2004年雅典奧運會前8個月,教練馬克決定讓兩人搭檔雙人劃艇。雅典奪冠,當時兩個人沒有擁抱,只有對天長嘯。四年之后的北京奧運會,沖刺之后無奈落水,救生艇上慶祝也成了獨特一景。
本版稿件 本報奧運報道聯盟 發自北京 最愛李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