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琳男單封王■據新華社
———揭秘北京奧運會乒乓球男單冠軍馬琳的成長故事
馬琳,從沈陽走出的乒乓奇跡。
當他站在北京奧運會最高領獎臺上高唱國歌的那一刻,你可曾知道,他在過去的20多年里,走過了怎樣的艱辛歷程,哭過、笑過、絕望過、振奮過……世事無常。
艱辛起步
曾因打法過時苦悶
馬琳1980年2月19日出生在沈陽市沈河區,父親馬輝在玻璃儀器廠上班,母親夏靜茹在紡織廠工作。
馬琳6歲那年,沈河區業余體校楊沈立教練到學校挑選乒乓苗子。在一幫小孩子當中,虎頭虎腦的馬琳最結實,一雙眼睛最亮最打眼,楊教練一眼就相中了他。就這樣,馬琳上午上課,下午練乒乓球。
訓練一段時間后,馬琳進步很快。為了提高兒子的球技,夏靜茹夫婦每月花50元,從沈陽市體校找了一名年齡較大,水平高的運動員做陪練。那時,夏靜茹夫婦每月工資才76.5元。
1990年,10歲的馬琳進入省體校,成為了專業運動員。這時,中國乒乓球男隊正處于低谷,歐洲選手的橫拍弧圈球打法一統江山,馬琳傳統的直板快攻打法被認為過時了。夏靜茹夫婦認真地問:“孩子,你是不是真的熱愛乒乓球?”馬琳點點頭。父母對他說:“既然這樣,你就應該堅持下去,不管哪種打法,只要你刻苦訓練,就有可能取得好成績。”
1994年,在河北正定舉行的全國青少年乒乓球比賽中,14歲的馬琳勇奪男子單打冠軍。隨后,馬琳便接到了進入國家隊的調令。
踏實訓練
母親鼓勵他做“螞蟻”
在人才濟濟的國家隊,因為年齡小,沒有任何大賽經驗,馬琳很少有參賽的機會。
看到隊友接二連三地在國際賽場上爭金摘銀,馬琳既羨慕又心有不甘,這讓他平添了許多煩惱和苦悶。在和家人的傾訴中,夏靜茹夫婦把一則關于螞蟻的小故事告訴兒子:“孩子,你看看小螞蟻,一點一點地搬掉眼前的障礙,雖然看起來有點兒慢,卻不會停下來。時間會讓你改變很多,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自己竟然變得那么強大……”
1996年,馬輝和夏靜茹先后下崗了,家里一下子失去了經濟來源。夫婦倆非常痛苦,他們商量后決定,為了不影響馬琳訓練,他們將下崗的事瞞著兒子。
1999年秋天,在世界男子乒乓球賽上,馬琳連克瓦爾德內爾、孔令輝等世界名將,勇奪男子單打冠軍,這是他職業生涯的第一個世界大賽冠軍。馬琳豪情萬丈,信心十足地打算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奪冠,把金燦燦的金牌獻給父母。
然而,令馬琳傷心的是,2000年5月,出征悉尼奧運會的名單宣布了,他名落孫山。
英雄無淚,落淚是金。
很少流淚的馬琳躲在一個角落里傷心地痛苦。
那些日子,馬琳不敢提乒乓球,不敢看悉尼奧運會的乒乓球比賽。在痛苦的煎熬中,馬琳耳邊響起了父母曾對他說過的話:人可以被打敗,但不可以被打垮。他想,這種精神在父母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而自己不過是落選奧運,難道就這樣沉淪下去嗎?不,馬琳堅定地吼叫著……
厚積薄發
雅典北京連取冠軍
重新將全部精力投入到訓練的馬琳終于開始了自己的奧運旅程。
2004年8月初,馬琳奔赴雅典奧運會賽場。在單打比賽中,他的表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輸給了幾年從沒有輸過的老對手瓦爾德內爾,但在三天后的雙打比賽中,他與陳玘配合一路過關斬將,勇奪男子雙打金牌。那一刻,夏靜茹夫婦淚如泉涌:兒子終于成為堅強的男子漢了!
出道這么多年,馬琳總想回報父母,以前他心有余而力不足,現在終于可以如愿了,他用比賽的獎金在沈陽為父母了買了一套大房子,誠懇地要求父母不要再開小餐館,好好地享受生活。
雅典奧運會之后,已經成為奧運冠軍的馬琳并沒有滿足,用他自己的話說,“雙打冠軍當然也是奧運冠軍,但是單打冠軍更是我追求的最高目標,為了這個,我一定要打到北京奧運會上去!”
然而在此后的四年里,馬琳的勢頭逐漸被迅速上升的王皓蓋過,尤其是北京奧運會上,王皓出色的表現儼然成為男單冠軍的不二人選!
在與王勵勤和王皓搭檔奪取男團冠軍之后,馬琳顯得很低調,不去理會大家關于“王皓必將奪冠”的談論,而是潛心準備著自己的夢想……
即便是在半決賽淘汰王勵勤躋身決賽,馬琳也表現得十分低調,但是了解他的人知道,“這樣的馬琳才最可怕!”
果然,在最后的男單決賽中,默默的馬琳完全釋放出自己的能量,用瘋狂的進攻和不可思議的防守將這場爭冠的比賽“書寫”得異常精彩。
正是因為這樣的表現,馬琳才把王皓再次推到了亞軍的位置!
北京奧運會,一人雙冠,一掃頭上的陰霾,馬琳終于盡情宣泄心中的情感……
本報特派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