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第61屆坎城影展競賽的得獎名單可以看出「真實感人」是最高的得獎原則,得獎片多半以真實人物為背景。中國導演賈樟柯導的「二四城記」雖是用紀錄片形式拍攝成都一個老車間遷廠,但因為用了知名的職業演員去演平常的工人,又刻意雕琢其面對鏡頭的樸拙,弄巧反拙顯得矯情,以致于失利。
墻與墻之間 看不出演戲的痕跡
金棕櫚的獲得者羅宏康鐵的「墻與墻之間」(暫譯),是以紀錄片方式花了一年時間,在一所法國高中拍攝,所有師生演員都是非職業的演員,主人公就是原本寫書控訴當今教育制度的教授現身說法,片中師生人物鮮活,完全看不出演戲的痕跡,就像觀眾在現場觀看這個上課時經常師生起沖突失控的liveshow。
羅宏曾導過「人力資源」、「行事歷」、「南方失樂園」等片,是位擅于運用非演員的導演。他以此片為老是被批評為「低能愚蠢」的現代年輕人平反。片中高中生都用自己的語言在表達自己的思維與立場,電影拋出問題但不提供答案,卻提供深思的空間。坎城評審團主席西恩潘說此片幾乎是「天衣無縫」,編劇和演員的演出都很神奇。上一次法國片「惡魔的天空下」在坎城拿下金棕櫚獎,距今已20年,羅宏以寫實的「上課天」在各國行強中突圍,拿下金棕櫚獎真的也很神奇。
切 真實呈現理想主義者自我
獲得最佳演出獎的班尼西歐岱托羅,在史蒂芬索德柏這部長達四小時又二分的長片「切」中,飾演革命英雄切.格瓦拉,影片也是以紀錄片方式呈現,分為上下兩部,上集描寫的是祖籍阿根廷的切和卡斯特羅如何在古巴革命成功,下集是切在古巴革命成功后辭職下野、歸隱10年后,又在玻利維亞發動革命卻不幸失敗被捕成仁。班尼西歐在演繹這個理想主義的革命家,輕描淡寫,不落痕跡,把一個理想主義者充滿矛盾的真實自我呈現。
影后珊德拉科維羅妮 夠力老太婆
影后的珊德拉科維羅妮是以巴西名導演華特˙沙勒斯(中央車站)的新片「越線」(Linha De Passe暫譯)獲獎,她在片中飾演一位強悍的單親媽媽,獨力撫養四個兒子,肚中還懷著父未知的孩子,她在片中脂粉未施,足的老太婆,演出相當有說服力。
最佳導演努利畢格塞藍 作品落馬
得到最佳導演獎的土耳其導演努利畢格塞藍,他的「三只猴子」算是得獎片中戲劇性和藝術性皆高的片子,描述一位母親在丈夫為老板受過坐牢的時候,與老板私通,被兒子發現秘密,丈夫出獄后,家中彌漫一股不可言喻的低氣壓及殺機。此片在坎城影展期間口碑居高不下,但是最后卻把金棕櫚拱手讓給看起來平凡無奇的「上課天」,只能說本屆評審走的是自然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