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佐格在拍攝現場
攝影師在颶風中拍攝
赫爾佐格為影片錄音
沃納-赫爾佐格拍攝的描寫南極洲生物的紀錄片《在世界盡頭相遇》(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即將上映。發行該片的公司分別是思索影業(ThinkFilm)、畫面娛樂(Image Entertainment)和科學探索頻道(Discovery(聽歌) Films)。
《在世界盡頭相遇》預定在6月11日正式公映,影片最初在多倫多電影節上首映,這部影片也標志著赫爾佐格又回歸到了紀錄片的創作領域,2005年,赫爾佐格執導的紀錄片《灰熊人》(Grizzly Man)就曾獲得過好評。那部電影就是赫爾佐格和科學探索頻道合作拍攝的,該片在北美獲得了30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
赫爾佐格的新作以南極第一城——麥克默多站開始,影片的旅程通過遼闊的南極風景來呈現給觀眾。
該部紀錄片的編劇、導演和旁白均由赫爾佐格來擔當。
思索影業和畫面娛樂享有影片的北美發行權,初次之外,《在世界盡頭相遇》的DVD和數字網絡版權同樣由這兩家公司所有。
影片的執行制片是艾瑞克-尼爾森(Erik Nelson)、德福-漢丁(Dave Harding)和菲爾-菲爾克勞茲(Phil Fairclough)。此外擔任本片制片的還有科學探索頻道的安德魯-麥蒂奇(Andrea Meditch)和朱莉婭-霍布斯(Julian P. Hobbs)。
赫爾佐格簡介:
赫爾佐格于1942年9月5日出生在德國巴伐利亞,童年的他一直住在山脈之間的村莊里,所以一直沒有機會接觸到電影、電視,包括電話等現代通訊工具。12歲時他與母親移居慕尼黑,直到17歲那年才第一次打了電話。赫爾佐格自從接觸電影之后就意識到這將成為他一生的追求,15歲時他就寫出了第一個劇本,他還在一家鋼鐵工廠兼職做焊接工,并用偷來的35mm攝影機拍攝自己的第一部短片。大學的他苦心鉆研文學、戲劇、歷史,并屢屢因成績優秀獲得獎學金。他還喜愛旅行,青少年時就周游英國、希臘、蘇丹、墨西哥等地,廣博的見聞為他今后的電影提供了獨特的景觀色彩。自那以后,赫爾佐格制作、編劇、導演了近50部電影,還出版了多種著作,編排了很多戲劇等等。
赫爾佐格的電影大多是由他自己擔任編劇和制片,具有很強烈的個人風格,而且一般都會超出預算。1963年,他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制片公司,并拍攝了《荷拉克勒斯》、《沙上游戲》等三部短片。第一部劇情長片《生命的訊息》(1967年)描寫納粹在被占領的希臘的暴行,但影片并不僅限于對歷史的如實描繪,而留下更多的篇幅將這種暴行寓言化、普遍化。這種對人類歷史政治的終極思考,使影片呈現出一種非凡的品質,因而獲得68年柏林電影節最佳新導演獎,也為他帶來了名譽。 1972年,赫爾佐格執導了著名影片《阿基爾,上帝的憤怒》(又名《天譴》),影片再一次將歷史事件寓言化,16世紀歐洲殖民者侵略美洲的冒險在片中成了一個激情而孤獨的狂想者的瘋狂行為。歷史背景被從影片中剝離出來,而人類的本性才是導演最為關注的主題范圍。影片被英國《Sight and Sound》雜志評為年度十大佳片之首,他也成為國際影壇最受矚目的德國青年導演。
1974年的名作《加斯·荷伯之謎》(人人為自己,上帝反眾人),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國際影評人聯合會特別獎。影片通過19世紀一個歐洲廣為人知的棄兒的故事,展現出人性、寬容等現實和歷史問題。1977年的《玻璃精靈》又是一個近似寓言的歷史故事,講述了一個狂熱的玻璃工廠廠主的故事。1977年的《史楚錫流浪記》反映了德國流亡者在美國的命運及普通人在唯利是圖的社會里難以找到自己的社會位置的悲劇。1978年他重拍了德國電影表現主義默片杰作、穆瑙的《吸血鬼》,1981年又拍攝了一個狂想家在南美“陸上行舟”的瘋狂故事《費茲卡拉度》。1984年在澳大利亞拍攝了《綠蟻安睡的地方》,描繪了澳洲原住民與國外資本礦業公司的斗爭,公司要破壞的不僅是他們的家園,更是“綠蟻安睡的大地”。此后有《哭泣的石頭》等等名作。他的作品大多以狂熱、孤獨的狂想者為主人公,強調人力與天意的對抗,很多作品有寓言性質。他是新德國電影運動中幾位最著名的導演之一,與法斯賓德、文德斯、施隆多夫等人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