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電影深受大家喜愛
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
《蝙蝠俠6:黑夜之神》海報
2005年,《蝙蝠俠5:俠影之謎》曾實現中國內地與北美同步公映。當時,主要配角摩根·弗里曼還出席了在上海舉行的內地首映活動。但《蝙蝠俠6:黑夜之神》是否能同步上映,甚至是否會在內地公映,暫時還是個未知數。據早報記者昨日從影片的出品方華納公司內地辦事處的趙小姐處獲悉,由于影片的成片還沒有完成,公司方面還沒有啟動該片的引進程序。“我們當然希望有機會引進,但現在都還不知道。要等美國方面的成片出來后,才計劃送審的事宜。”
探班[蝙蝠俠之死]
一個陰沉的午后,密歇根州湖旁,一座了無生氣的寫字樓頂,一位替身演員身著蝙蝠俠那身著名的黑色披風,吊著威亞升至半空中,然后突然砸向“哥譚市政大樓”的玻璃幕墻。定睛一看,這位“蝙蝠俠”的頸間套著繩索,一把匕首深深插入心臟。這一幕的意義很明顯:蝙蝠俠死了。
這是《蝙蝠俠6:黑夜之神》的片場,冒著雨,導演克里斯(聽歌)托弗·諾蘭一絲不茍地在片場指揮。你一定想象不到,一部耗資1.8億美元、在好幾個國家取景、涉及工作人員無數的超級英雄電影,居然不在攝影棚借助高科技的數碼技術拍攝,而是用這樣原始的手段在室外依靠自然天氣條件拍攝。諾蘭相信,自然的天氣情況無法“造假”。他也不愿意找個副導演代勞,片中的每個鏡頭,他都親力親為,永遠站在與他合作多年的攝影師沃利·費斯特身旁。在別的電影劇組,大牌明星一完成自己的戲份,準馬上跑回自己的拖車去休息待命,但在這里,加里·奧德曼卻在雨中瑟瑟發抖地與工作人員站在一起,互相開玩笑取暖。
該片即將于7月18日上映,盡管是商業大片,卻有劇情、有角色,還有動作。“蝙蝠俠出現在哥譚市是為了對抗惡勢力,但就是因為有了蝙蝠俠,更多的壞人、罪犯也被吸引到哥譚市來。”諾蘭說,“蝙蝠俠的行動,最終會引發什么后果?這讓故事和角色多了一抹黑暗的元素。”在克里斯琴·貝爾看來,曾經試圖“終結罪惡”的蝙蝠俠變得越來越孤獨,“隨著事情的進展,他身上的負擔更重,這個年輕人有不凡的能力,卻因此日益負擔累累,他開始意識到把握、利用他的超能力,比得到超能力要難得多。”
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
背景
獨立電影俊才“復活”蝙蝠俠
37歲的克里斯托弗·諾蘭,從影歷史并不算長。1998年,他花6000美元和弟弟喬納森一起用16毫米黑白膠片拍攝了處女作《跟蹤》,個人風格初顯。2000年,他執導了顛覆敘事結構的電影《記憶碎片》,故事靈感來自喬納森的一個夢,由蓋·皮爾斯主演,成本僅500萬美元。此片令這位年輕的英國導演一鳴驚人。2002年,他得到索德伯格的任命,接拍了由阿爾·帕西諾、希拉里·斯旺克、羅賓·威廉姆斯等主演的《失眠》,該片成本為5000萬美元。他還曾接到《飛行家》的劇本,不過后來被馬丁·斯科塞斯捷足先登。
1997年,喬爾·舒馬赫執導的《蝙蝠俠與羅賓》令“蝙蝠俠”名譽掃地,克魯尼那身緊身衣造型成為影壇一大笑柄。“要是拍電影的人對自己的電影都不認真對待,我們看電影的人又何必拿它當一回事?”提起《蝙蝠俠與羅賓》失敗的例子,諾蘭總結道。盡管讓一位對執導大片經驗非常有限的導演扛起令這部系列大片起死回生的重任,風險可想而知,但制片方的當務之急是要找回那批已經流失了的“蝙蝠俠”影迷。于是,諾蘭用《蝙蝠俠》過去的影像資料,剪成了一段45分鐘的片花交給華納兄弟,當場就得到了總裁亞倫·霍爾的首肯,得到了執導《蝙蝠俠》續集的任命。“他不但擁有繼續這個傳奇故事的熱情,還讓我們確信他的故事既有分量又可信。”華納兄弟影業的二把手杰夫·羅賓諾夫說,他之前還曾試圖邀請諾蘭執導《特洛伊()》,但諾蘭卻流露出對《蝙蝠俠》的興趣。
英國男星克里斯琴·貝爾不理會克魯尼版“蝙蝠俠”那段可笑的過去,得知諾蘭將執導筒后,就毅然決定要與之合作讓《蝙蝠俠》“嚴肅”起來。當那些嘲笑他的決定的人最終看到成片時,“他們都震驚了。”貝爾說,“我相信,即使最商業的電影也可以通過電影人的努力而拍得很棒,這也是《蝙蝠俠》吸引我的原因。”《蝙蝠俠5:俠影之謎》的成本是《失眠》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