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詹姆斯·麥卡沃伊
圖為:凱拉·奈特麗
贖罪》劇情:上世紀30年代,寧靜的英國鄉村。13歲的布萊妮是個愛幻想的小姑娘,她偶然看到了管家的兒子羅比和表姐塞西莉亞的親密行為,因此認定羅比是壞人。一天,莊園發生強奸案,布萊妮的供詞讓羅比蒙冤入獄。這對戀人從此天各一方。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意識到自己錯誤的布萊妮,不斷地幻想著表姐和羅比在失散多年后再次相聚。但現實卻與此相反。這場因年少無知而產生的誤會,讓她用一生來懺悔。
昨日,進口大片《贖罪》在江城上映。本報審片員前去審片,這部獲得7項奧斯卡提名的影片,到底魅力幾何?
大片是否也是好片
羅欣:影片的前1小時,似乎有些漫無目的,吃不準到底要說什么。直到最后我才發覺中了導演的圈套。導演實在是很高明啊!
查昭:因為之前聽同事說這片挺爛,所以我看的時候沒抱什么期望值。但是,影片開始20分鐘后,我就折服于編劇的功力。從女孩布萊妮的視角與事情的真相兩個角度展開故事,我被完全吸引了。
范寧:我喜歡這部電影。初看時略顯沉悶,但漸入佳境后,會被鏡頭中有如神來之筆的種種細節打動,我到現在腦子里還有打字機劈劈啪啪的聲音(影片的背景音以打字機聲音貫穿)。
戎鈺:盛譽難當!不理解金球獎為什么把最佳影片頒給此片。小布萊妮自以為洞察一切的傲慢眼神,塞西莉亞最初對感情的隱忍和怠慢,片中如影隨形或者說陰魂不散的打字機聲,都讓人很不痛快。
看得出來,導演有突破前作《傲慢與偏見》的企圖,非要給文藝片潑幾滴史詩電影的墨不可。但他在單位時間里牽扯的頭緒太多,劇情不流暢,匠心得不到體現。事實上,反映殘酷現實中的小兒女情懷的電影有很多,但本片委實棋差一招,巧,但不精。連接大時代與小人物的能力不足,直接導致本片與“經典”無緣。
電影的亮點在結尾
羅欣:演女孩布萊妮的演員把那份“歹毒”演得很到位。她純凈的眼睛中透著與年齡不相稱的仇恨,顯示著充滿稚氣的愚蠢。
另外,那場布萊妮的贖罪式拜訪,在片尾被證明只是一場被強烈渴望卻沒有得到的團聚。這樣的安排也能讓我們不那么沉重地走出電影院。
美好之外仍有瑕疵
查昭:布萊妮從少年、青年到老年都梳著同樣的發型,這似乎是導演的暗喻——從13歲開始,她就困在贖罪的牢籠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影片的結尾最經典,把一部合格的劇情片直接提升為一部佳片。雖然它把大團圓改寫成殘酷的現實,但人生不是小說,悔恨的布萊妮永遠沒有贖罪的機會。
范寧:我印象最深的是戰地醫院里,布萊妮握著一位法國傷兵的手,為他進行“臨終關懷”。戰火紛飛時,握著一雙愛人的手平靜地死去,是莫大的幸福。
戎鈺:影片的價值就在最后10分鐘。老年布萊妮滿臉皺紋,滿眼愧疚。她不動聲色地把心挖出來給人看,說者無淚,聽者動容。70歲的女演員凡尼莎·雷德格拉夫靠這幾分鐘的獨白搶盡了所有演員的風采。可惜因為戲份太少,她沒有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遺憾!
查昭:我最不喜歡兩位主演的身材。凱拉·奈特麗是個標準的竹竿,泳裝那場戲將她的缺陷暴露無遺,希望她以后還是穿嚴實點比較好。至于男主演詹姆斯·麥卡沃伊,真的太矮了點,尤其是他和其他士兵站在一起的時候,矮了不只半個頭。好在,他的眼睛很迷人。
范寧:塞西莉亞和羅比在車站告別,羅比隨著公汽追了一段,這樣的橋段實在是太老套了吧?
戎鈺:全片我最受不了的是那個5分鐘的長鏡頭。雖然導演很用心地調度上千人,但妄圖用長鏡頭這種花招,來反映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悲壯和殘酷,也未免太小看戰爭與人性了。炫技心態掩蓋了悲憫情懷,最終呈現的只會是平庸畫面。
&nbs